为什么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所谓“代沟”问题究竟出在哪)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真的有代沟存在吗?那为啥有的父母可以和孩子沟通无障碍,问题出在哪?

为什么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所谓“代沟”问题究竟出在哪)

首先,沟通是双向的,并不是一方想说什么对方就一定要倾听并接受!真正的沟通开始前,就应该有足够好的态度去听对方会说什么,并有可能接受对方说的。如果不是这样的心态,沟通?从何谈起?

良好的沟通除了要明确自己想说什么以外,还需要通过倾听理解对方的状态,确认什么时候以什么方法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效果才能更好!

而且,沟通的结果不是一方一定要接受另一方说的内容,抱着这种想法,就不叫沟通,只能叫要求,连辩论都不算,辩论虽然是希望结果是对方接受自己的说法,但过程一定要认真倾听。

其次,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

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这种需要即是主观的独立性体现,更是孩子客观成长的必要条件。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高中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当我发现他们能尊重我时,我也是会讲理的”)。

最后,想说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说的不仅仅是能力,更是思想,

中国家庭有两个非常偏激的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总以为自己懂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孩子是一致的。但她们从未尊重过孩子。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不试图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能和父母争吵都还算好的,当孩子放弃挣扎后,他就选择远离父母,找一个他们打扰不到的环境,拒绝沟通;羊毛出在羊身上,孩子出现任何问题,父母都应该先反思自己。

沟通永远都是双向的,只要有一方面不接受沟通,那么到最后只会让亲情的温度冷却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532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2)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4-11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4-12 下午10:00

相关推荐

  • 母亲的嘴,是一个家庭的风水

    商场里人潮涌动。 一名看起来5、6岁的小女孩在商场的洗手间玩水,把衣服袖子打湿了许多。 她的妈妈一把抓过她,由于力道过大,小女孩还踉跄了一下,开口就是: “你要死啦?衣服不要钱的是吧?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小女孩仿佛受到了惊吓,眼里暗淡无光,如提线木偶般,任由母亲东拉西扯。 到底和孩子多大仇,才会在中秋佳节诅咒孩子去死呢…

    2022-04-28
  • 情感话题第3期:哪一瞬间你觉得老人很需要你?

    导读:以前总觉得父母是超人,永远都不会老去,放假回家看到他们的白发才感受到时间的残酷,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那么,哪一瞬间你觉得老人很需要你? 有次回家,看见我爸在客厅躺椅上躺着 家里没开灯 一个人就这样看着窗外发呆 然后我回到家之后一瞬间他就笑了起来家里一眨眼就亮堂他就忙前忙后起来(@当上帝爱上耶稣) 放假结束返校,我妈对我说可能是人越老就越怕孤独。…

    2019-10-13
  • 20多年了,我好像就是按着这段话在活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客栈笔记:王朔一岁半就被送进保育院,直到到十岁才离开保育院。与父母过早的分离,让王朔在最初的成长中失去了家庭这样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尤其是母…

    2022-01-05
  • 三袋米的故事,沉重的喘不过气

    湖北省红安县,寡妇刘多秀带着30斤米,一瘸一拐的进了县一中的食堂,这些米都是她讨来的,这也是她第三次过来交粮食。没想到,负责登记的师傅一看米就勃然大怒:“你今天怎么背来的,就怎么背回去。” 20世纪80年代的红安县,16岁的郭亚林父亲早逝,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刘多秀身上。儿子慢慢长大,母亲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一天,母亲在田里劳作时突然晕倒。 因为这一年收成不…

    2020-10-23
  • 棍棒底下不一定出孝子,却可能出暴徒!

    有个非常普遍但很难被察觉的现象,叫做“精神虐待” 包括蔑视、嘲讽、忽视、控制、否定等企图控制对方的行为。 父母的打击式教育和感情中的冷暴力都属于精神虐待。“我都是为你好”“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要不是因为你我跟你爸早离婚了”······ 父母的成绩攀比、过高的期望、忽视我们需求、贬低爱好、安排控制我们人生等等,用他们认为正确的经验对我们进行精神虐待。 感…

    2019-09-0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