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最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是”四君子”之一,秋天,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霜绽放。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就奠定了菊花遗世独立的高洁形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让菊花真正”红”起来的,不是屈原,而是陶渊明。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挂冠归隐,在庐山脚下种地赏花,饮酒赋诗。因为陶渊明的赏识,并一次次把它写入诗中,菊花就被赋寓了恬淡隐逸的性格,也就有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人淡如菊”等名诗佳句。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著名的菊花诗,他就是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诗的开头,作者就给了一个很矛盾的现状——生活在滚滚红尘的繁华之地,却没有车马喧嚣之声,这种情况似乎不可能存在。但诗人确实是做到了,他为什么能做到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通过自问自答,给出了上面问题的答案:我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我的心远了,因为我的心远离了名利场,所以就算生活在喧闹的世间,就算车马喧闹之声还存在,但我的心已经感受不到了。这如道家哲学思想中的”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一样,隐居在山林里,如果心静不下来,摆脱不了名利的诱惑,那就是形式上的隐居;但如果能做到物我两忘,即使在朝堂上、市井中,也照样能获得宁静和自有,这是在精神上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后产生的感受。

那人该怎样的生活呢?诗人归隐之后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随便在东篱采菊,偶然抬头,南山便映入眼帘。南山就是庐山,是苏轼笔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那个地形复杂的庐山。但在陶渊明这里,他只是随意一抬头,庐山就被收入眼里了,这是多么自然而又闲适啊!诗人为什么写成”见南山”,而不写成”望南山”呢?因为”望”是有心的,”见”是无心的,”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怎能还做那”有心”之事呢?他怎么还”望”呢?苏轼说,若换成”望”,则全无味也!

那又是谁”悠然”呢?当然是诗人悠然,他悠然地去采菊,悠然地看见了南山;但也可以是”见南山之悠然”,诗人是悠然的,南山也是悠然的,人和山彼此共鸣,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

诗人见到了南山,南山里都有什么景象呢?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的南山景致真好,雾气在山峦间缭绕,倦鸟正成群结队地飞回它们栖息的树林。诗人从南山的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璞归真的哲理。就像他在《归去来兮辞》写的那样”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无心”才是最重要的。这秋菊、南山、夕阳、飞鸟以及诗人自己,全都是”无心”的,全都没有任何心机,全都随自己的本性生活,人和自然就是这样实现了完全的融合,一切就是这样归于自然。

在这样的生活境界中,诗人找到人生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了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样的生活饱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他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正意趣,而这种乐趣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言传,因为这要靠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

陶渊明的诗不尚藻饰,不雕不琢,平淡自然,但平而有趣,淡而有味。元好问评其”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从这首《饮酒》就可窥见这醇美的韵味,这是他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才能,也是只有像他这样”寄心于远”的人才能下出来的。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对后来的王维、孟浩然影响很深,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菊花是秋天的花朵,元稹说它”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郑思肖赞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是不入俗流和隐逸的象征。而陶渊明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内心有最坚定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能放下名利。

菊花固然是悠然恬淡的,但在它悠然恬淡的背后,却有着最坚硬的风骨。这种恬淡与节操的统一,属于菊花,也属于陶渊明。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精神。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6561.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6-20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6-21 下午10:00

相关推荐

  • 古代最凄美的诗词六十首

    1、赵令畤《清平乐》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搓得蛾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2、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

    2017-11-29
  • 写月亮的最美10首古诗(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 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然用阴晴圆缺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1、最相思的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022-04-09
  • 收藏!唐朝诗词300首完整版,整理唐代古诗词大全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传广泛,前人不及、后人也只能望其项背。不论是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都能被诗歌所描述和歌咏,都涌现了上乘佳作。 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浪漫主…

    2022-04-28
  • 木兰诗是几年级的课文(木兰诗原文诗词)

    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是一首由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的长篇叙事诗。此诗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

    2022-06-13
  • 描写冬天梅花的诗句(关于梅花古诗精选)

    梅花,在传统文化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既为“花中四雅”之一,亦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有雅致有气节,不畏霜雪,让梅花从古至今倍受推崇是,它是冬日里最耀眼的风景,最当之无愧的花神。梅花以它独特的美,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下面精选了几首关于梅花古诗,一起来看看描写冬天梅花的诗句吧! 一、公主之梅 南朝宋国的寿阳公主,因为和梅花结缘,她自己也成了梅花的化身,在历史…

    2022-01-14 文字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