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真记》又名《莺莺传》,《会真记》叙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元代王实甫又经改编成《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就是这样一本书,在《红楼梦》里却成了一本禁书,不允许黛玉和宝玉这样的年轻人去品读。
原文:“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想那宝玉是“冥顽不灵”的浪荡公子哥,最不爱学习,那些个四书五经是他最讨厌的东西,厌学又讨厌功名的他,为何捧着一套《会真记》经看的出了神呢?《会真记》究竟是什么书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宝玉正看得出了神,黛玉却来了,宝玉忙不迭的把书藏了起来,黛玉便问什么书?宝玉笑说“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遇见了黛玉,宝玉竟想撒谎糊弄林妹妹,这怎么可能?《会真记》既然是宝玉所说的好书,为何还要偷偷摸摸的看,宝玉还对林妹妹说“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充分看出这《会真记》真是不同凡响的书。俩人偷偷摸摸地看了书,一顿饭的时间就看完了十六出,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看完书,宝玉还说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这一句打趣,把林妹妹羞红了脸。林妹妹还佯装生气说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宝玉又是一阵好哄,才把林妹妹哄好,结果林妹妹又来打趣宝玉道:‘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这句话也是取自《西厢记》,这句话的意思是:比喻表面看起来不错,实际却不中用,就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这对少男少女共读一本《西厢记》,也成了宝玉和黛玉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而这本书在《红楼梦》是不允许宝玉和黛玉这个年纪的人读的。《西厢记》之所以成了书中的禁书,是因为本书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是一种反礼教的行为。不仅如此,书中更有很多浪漫又美好的情爱描述,这种书籍在名门世家里必然会被视为“洪水猛兽”,这一定会教坏了年轻人。
宝钗作为一个大姐姐,也曾教导黛玉说,会“移了性情”,黛玉听了后“暗服”。一方面,黛玉作为一个有身份的贵族小姐,认为是要遵守礼教的,一方面,她对人性自由又充满了向往和渴望。通过宝黛共读西厢,表明了二人对人性自由的向往憧憬,这二人视彼此为知己,才能心照不宣。
西厢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西厢记》在古往今来,受到了众人的喜爱。小说中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历经磨难,终于结为了夫妻。
崔莺莺的身世
那么,崔莺莺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他们的爱情又如此艰辛呢?小编觉得,这一切都要从崔莺莺的家世说起。
崔莺莺是崔相国的千金,她的容貌倾国倾城,性格又好,相府便让她与现任尚书的儿子郑恒定下了亲事。古时候很多婚嫁都讲究门当户对,相国的女儿与尚书的公子从地位上讲当然非常般配了。
家庭骤变
但是好景不长,当崔莺莺十九岁的时候,父亲便驾鹤西去了。封建时期的家庭,都是靠着男性来供养一家人,崔相国的离世,使得崔家失去了经济来源。
崔莺莺还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欢郎,欢郎是相国夫妇抱养的孩子,他还不到十岁,因此根本不能撑起整个家庭。
遭此一劫,相国夫人眼见着以前门庭若市的相府变得门可罗雀,世事无常,人心叵测。相国夫人苦于无力承担偌大的相府的开支。她不得不趁着将相国的灵柩送回老家时,举家搬迁。
崔莺莺入住普救寺
其实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家庭也差不多,虽然当今社会女性可以外出工作了,但家里的男士还是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也是家人的心灵支柱。崔家崔相国的离世,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众多的仆人不得不遣散,只留了几个在身边。
崔莺莺一家回老家的时候,因为兵荒马乱,他们不得不暂时停下来找个歇脚的地方。幸而崔相国生前曾做过一些好事,他曾资助修复了普救寺,也因此,让他留下的孤儿寡母有了落脚的地方。
普救寺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庙宇,后来残败了,经修复后香火旺盛。寺庙的方丈,也曾经受过崔相国的恩惠。
崔莺莺一家入住普救寺,得到了方丈的接待,因为是崔莺莺长相出众,甚至连庙里的和尚都还以为是观音菩萨显灵了。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崔相国还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在寺庙后建有别院,使得家人能够有居住的地方。
爱情的曲折
正是由于相国夫人的这次决定,才有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相遇。张生也是一个家道中落的人,他对崔莺莺一见钟情,两人坠入爱河后,受到了众多的阻拦。
崔莺莺并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相国夫人却不是如此,经历过繁华喧嚣的生活,又怎么能轻易安平乐道呢?她一心想要将女儿嫁入高门。使得崔莺莺与张生之间经历了众多事情,最终才走到了一起。
宝黛共读西厢,不仅表明了他们对自由向往的跃跃欲试,也表明了他们对封建礼教的一种无形反抗。更多的是青春懵懂的他们俩,是对书中美好爱情的解读,好似映照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宝玉才打趣说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黛二人的情愫,也由此得到更好的发酵。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6637.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