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请抱抱那个沉默的孩子

高考成绩出来了,请抱抱那个沉默的孩子

最近几天,各省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了。

寒窗苦读数十载,转眼间,千万学子也来到了各自人生的分岔口。

高考结束后,历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无论结果如何,请心平气和看待那串数字。

如果你的孩子考得还不错,请抱抱他,奖励他的勤奋、自律、不懈怠。

如果你的孩子考得不好,沉默了,你不要发脾气,也不用刻意安慰。

你只需要给他一个温暖的抱抱。

留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消化,去接受,在未来的日子重振旗鼓。

01

这两天,在知乎刷到一个帖子:“高考考砸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她说,出分的头一天晚上,她一夜没睡。

僵直着头和肩颈等到的分数,却令她如坠冰窖——她不仅无法如愿去211,甚至连普通一本都上不了。

父母面色沉重阴郁了好几天,觉睡不好,饭吃不下,而她那句哽在喉咙里的“对不起”,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自己的梦想,家长的期望,全都碎裂在了那一晚。

填完志愿后,她更沉默了。

曾经的同窗,将天南地北奔赴大好前程,她被落下了。

她说,高考对自己来说,是一场大爆炸,“我是人生的失败者,谁又能否认呢?”

那种自责感与无力感,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得到。

生活中,有很多这位网友一样的孩子。

他们也很努力,也曾披星戴月追赶过,可满心期待,等来的却是事与愿违。

他们需要承受的,是别人成功反衬出失败的羞耻,是父母的失望,是对自己十年寒窗的无法交代。

他们会像上面那个网友样,自责、内疚、不甘,会找个地方,独自躲起来默默舔舐伤口……

这个时候,不要打扰他。

如果可以,开心地为他做一桌饭菜,用无声的关心,去安慰他受伤的灵魂,告诉他:

比起你的成绩,爸妈更关心的是你的心情。

告诉他,比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遗憾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失败失意中成长,跌跌撞撞,但没有放弃希望。

告诉你的孩子,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是漫长的马拉松。

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们一直站在你的身后,做你永远的港湾。

02
香港有一档节目,叫《寻人记》。
有一期主持人找到一位30多年前会考失利的校草,想看看当年的成绩,有没有影响到他后来的出路。
 已经56岁的他,如今过着还不错的生活。
宽敞的房子,体面的工作,还有足以宽慰自己的小爱好。
当他回首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历时,他这样说道:
 “走过,错了,改,再来,永远能重来。
生命是有take two(再来一次)的,任何事都有take two。不是一件事就能决定一个人,人生不是由一件事主宰的。” 
高考失利,改变的只是一段路程,摧毁不了一个人的根基。
命运的飓风,可以将一棵不那么粗壮的树拦腰折断,却吹不倒一颗坚韧的小草。
前段时间,全网都被俞敏洪新东方直播间刷屏了。
谁能想到,这个培育出无数个优秀老师,人生几起几落却依然在努力的中年男人,曾经也是个高考的失败者呢?
第一次参加高考,俞敏洪的目标是江苏省常熟市地区师专,英语录取线38分,他考了33分;
第二次高考,常熟师专英语录取分数是60分,他考了55分。
几分之差,命运却是云泥之别,但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未摧毁这个坚强的灵魂。
他只得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俞敏洪英语取得95分好成绩,五门功课总分387分,叩开了北京大学的校门。
莎士比亚曾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在我们自己。
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如果你的孩子考砸了,请不要着急,不要给他过多的压力。
人生是很长的,一次的挫折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失败也并不代表人生的崩盘。
告诉孩子,只有弱者才会倒地哭泣,勇者永远行进在进取的路上。
如果你不认输,就没有人能让你输。
03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高校升学率为93%左右,本科录取率仅为42%。
而到了2022年,高考的总人数是1193万。
按照往年的惯例,将有692万名考生无缘本科。
虽然我们都期待孩子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一飞冲天,但遗憾的是,这世界上90%的人终究会归于平凡。
我想起曾经刷屏网络的《我的儿子是学渣》。
故事里的父母非常优秀。
爸爸是985的工科博士,妈妈是985的硕士,两人在最佳生育年龄,按照最科学的方式生下了一个儿子。
他们一度以为,自己的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
可自从儿子上了小学之后,渐渐暴露出“学渣”体质。
这对高知父母不愿认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报各种辅导班,甚至请来昂贵的一对一家教。
孩子呢,也很努力。
不仅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还主动要求父母给自己报更多的辅导班。
可即便大家都卯足了劲往前冲,孩子成绩还是提不上来,还因为过度劳累,拖垮了身体。
家长心灰意冷之余,不由得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儿子其实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差。

他数学不好,可他是家务能手,10岁就能做很多的菜;
 
他语文不好,可他孝顺父母;
 
他英语不好,可他在进门时,如果身后有人,就会帮忙撑着门;
 
他成绩不好,可在班里竞选宣传委员时,全班38个孩子都选了他…
这样一个有教养、乐观善良,对他人温柔以待的孩子,未来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教育应该先教做人,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比任何成绩都重要。
若把整个人生拉长了看,孩子的品质,其实要大于孩子的成绩。
高考重要吗?
重要。
它提供更公平的机会,能带你去更大的舞台。
可谁又能说,活在自己的世界,做一个令自己满意的人,就不是一种成功?
就如有位作家在给儿子的信中所写:
“比起让你成功,我更希望你快乐。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的人,那对于你来说,做个华尔街经理,每天为钱的数字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天赋与花期。
父母的使命,是教会孩子拼搏,事与愿违之际,教会他们承受。
当他有明确的目标时,我们为他插上翅膀,送他直上青云;
当他迷茫困顿时,我们做他攀登的阶梯,让他在人生路上缓慢拾级而上。
好的父母,不攀比、不强求,而是温柔坚定,永远做孩子最坚实的臂膀。
04

有年高考前夕,一位高三班主任,给家长们写过一份告别寄语:

“不要抱怨陪伴孩子写作业累人,用不了几年,你看着孩子房间熄灭的台灯,一片漆黑。

会怀念那个小小的背影,坐在那里,一会写写字,一会摸摸脑袋,一会玩玩笔,一会喊妈妈来一下……

看着孩子空空的卧室,好想早上叫他起床上学。

但此时,也许他已离开你在千里之外。那间熟悉的卧室,已经成为他的旅馆。”

高考结束后,我们与我们相伴十几载的孩子,即将离开我们去远方。
人生的路上,还会很多风雨,而父母留给已成年孩子的,只有目送。
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无论结果怎样,请给予孩子最暖的拥抱和最深的祝福。
愿我们的孩子,无论有没有世俗的成功,都活得自由坦荡。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6702.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洞见的头像洞见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2-06-24 下午10:02
下一篇 2022-06-24 下午10:05

相关推荐

  • 你是我心中的日月

    漆黑的夜空被一轮皎洁的明月点亮,这皎洁的明月却拥有着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它蕴藏的能量感染了整个夜空,绚烂的身姿也震撼了一片天际。你不正是这样的女孩吗?一位像明月一样耀眼的女孩,一位因奉献和大爱而变得不再平凡的女孩,一位虽已离去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女孩。你,叫做何玥! 你是我心中的日月,是你让我在黑夜中不再迷茫,指引着我找到无私奉献的真谛。 你还记得2008年汶…

    2023-05-14
  • 爱你时是认真的,不爱了也是认真的

    最初在一起时,我们都以为对方是此生挚爱,希望一世相携。即便后来走散了,我也问心无愧。

    2021-03-18
  • 冯唐:一个人有本事才是靠得住的财富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从事管理、投资工作,副业写作。在今年我迎来了新的变化,放下了繁重的工作,转型全职写作。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可以不屠龙,但不能不磨剑,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时刻准备着,等待下一个机遇的到来。 我常说,无常是常,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没有什么是不会失去的。 我也常说,一只鸟敢站在脆弱的枝条上歇脚,它依仗的不是枝条不会断,而是自己有翅膀…

    2021-11-09
  • 你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了?

    有人说,语言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爱说话的我们,却变得沉默了,就算是回到家里,也开始变得安静。 为什么我们在悄无声息的时光中,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沉默? 其实,答案就藏在你的心里。 第一,心被伤透,选择沉默寡言 有人说,所有的隐藏,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罢了。 深以为然。 一个人“荣辱不惊”的背后,兴许满满的,都是伤痕。 女人刚结婚那…

    2022-06-29
  • 《写给母亲》贾平凹: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写给母亲》是贾平凹写给母亲的悼文,是一个思念母亲的儿子的心声。整个文章没有用一个形容词,没有任何拔高母亲的字句,几乎都是记录一些琐碎的事情。但这样的文字却让第一时间看过的朋友也泪流不已。 原文阅读: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

    2021-03-2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