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寒门难再出贵子?网友:原家庭决定自身命运

谁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真相是寒门从来就很难出贵子。

为什么会有“寒门贵子”这种说法?这是一个认知错误。

不同时期教育资源的分配

什么是“寒门”?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家里穷。但是在新中国伊始,穷并不是问题,在阶级身份高于一切的时代,家里几代贫农才算得上“根正苗红”。也就是说在我们走过的那个时代,富的身份是一种耻辱,而穷人才是国家的主人。

为什么说寒门难再出贵子?网友:原家庭决定自身命运

工人、农民、出身穷苦的人才是国家的主人,才是统治阶级。

而历史上有哪一个统治阶级,会称自己“寒门”的?

“寒门出贵子”是指出生微贱的年轻人在自身努力和外界条件支持下获得了一定成就。而发出“寒门不再出贵子”的感叹是因为现代教育界发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再平等,甚至和原来穷人占有更多资源的情况发生了背离。有钱、有条件的人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有更多选择,那么相对应的,他们的孩子自然更加容易出人头地——你认为这是正常思维,可曾经不是这样。

不是“寒门出贵子”,而是教育出贵子。

建国初期直到上世纪末,教育资源向一穷二白的人倾斜。比如张铁生交个白卷上大学,没别的,就是家庭背景好,又有胆子交白卷。那你说享受了更多教育资源的穷人(寒门)是不是更有机会出“贵子”呢?一个字不认识的人上了大学,并且包工作分配,这不论在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是荒谬的事情——虽然都可能存在。

后来社会逐渐理智,教育机会相对公平,不管穷的,富的(那个时候富的人少,地位还不高),大家凭本事学习考试,接受的教育机会都是一样的,那么出“贵子”的几率总的来说是平等的。

发展到今天,随着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教育改革的实施,人们放眼世界,也明确认识到要改变人生只有通过努力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而教育资源不再垄断,各种补课、培训层出不穷,出国教育、双语教学、竞争激烈到了学前班、幼儿园,那么有钱人、有权人的资源优势就非常突出了。

有教无类,但是要交培训费。

穷人如果负担不起这些额外的教育费用,就无法和富人子弟竞争,进入更高一层次的学校读书。中考分流之后,大量成绩不好的学生流向技校,有钱的买出去,到国外进修镀金,没钱的跨入社会,成为蓝领。

​没有钱的家庭如何能负担起小孩成为“贵子”的费用呢?

不要说为什么不努力赚钱,因为这个问题的假设就是家里没钱,这世界上有很多赚钱的门道,但同样有很多赚不到钱的人。那么这些家庭,在生活都捉襟见肘之时,如何在孩子的教育上与富人竞争?又如何能让自己孩子出人头地呢?

社会阶层的固化

在社会阶层越来越板块化的今天,上层不会欢迎下层的突破和上升,因为这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

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也是人性。既得利益者绝对不会欢迎有新人加入自己的集团。从历史来看,所有统治者都是不断地打压下层人士上升的空间和渠道。当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就会利用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教育的各种手段,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上层会通过掌握的各种社会资源来形成和保持阶级的固化。

这个过程,是社会趋于稳定,并且是走向盛世的过程。

周代的分封制是血统立朝,后来诸侯之间互相征战,其实都是上层之间的资源侵夺,完全属于神仙打架。而正是这种统治阶层的内乱,才让下层人士得到了机会,催生战国时期的风云,同时一批英雄人物的横空出世,打乱了阶层壁垒,到最后一统天下,开始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分裂和固化——这就到了西汉了。

为什么“乱世出英雄”?因为治世、盛世都是阶级板块化的过程和顶峰,是不可能出现英雄人物的机会,也就是说没有风口,谁都飞不起来。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施行“九品中正制”,把上升渠道固定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形成了以家族为集团把控朝政的门阀政治。“寒门”一词,由此而来。因为大门阀是“高门”,“豪门”,那么小一点的家族就是“寒门”。其实“寒门”在当时还算不错,因为至少还有“门”,普通老百姓想当官,那是门都没有。

寒门出身的士子,无论才情多高,都是无法跻身于政治核心的。这种情况在南北朝时期非常普遍,像李白的偶像“俊逸鲍参军”鲍照就是如此,我们从他的诗里面都能读出这种境况来。还有陶渊明,其实也算出身不错,曾祖是长沙郡公陶侃,可在当时的“王、谢”大家族眼中,依旧不值一提,对他百般排挤,从而结下陶、王两家世仇,也成为陶渊明最终辞官归隐的原因之一。

这些能当官,却进不了政治核心的才叫“寒门”出身。到了科举制的唐朝,虽然说大开仕途之门,取天下文士,可同样要考察出身的。“寒门”的学子才有机会和高门子弟同场竞技,而普通老百姓、商人等身份还是不能参加科考,哪来的上升机会?

李白家里是商人身份,就没办法参加科考,只能不断干谒,走“终南捷径”。如果还有人说李白视名利为无物而不参加科考,那完全是不懂历史、也不懂李白。

他就是个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大才子,即使到了相对开明的玄宗时期,也始终得不到重要。

“寒门”都未必靠得上

放到今天来说,我们算不算“寒门”?谁才有资格算“寒门”?

较真的话,恐怕只有底层公务员家庭出身才配得上“寒门”。其他的各色人士,即便是有几个小钱,也还不配这个称呼。至于“高门”,那么多“红二代”不在那里么?

那么现在的“寒门”能出“贵子”吗?

就问一句,没有背景,你在地方上再风生水起,能进中央吗?

​至于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连“寒门”都靠不上。

能靠上的只是一个“寒”字,别的事情,门都没有。

当然还是有机会成为“寒门”的,可以通过政审、公务员考试,将自己跻身寒门。

这比起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不是幸福多了?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6821.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6-29 下午9:59
下一篇 2022-06-29 下午10:01

相关推荐

  • 短篇小说:施蛰存《梅雨之夕》原文及赏析

    《梅雨之夕》是现代作家施蛰存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梅雨之夕》写了一位下班回家的男子在途中邂逅一位少女之后的一段心理历程,通过对少女的美的感受,下意识接近少女,目光相遇时的局促,然后用雨伞荫蔽着送她在雨中行走,途中怕两人的熟人看见,怕自己的妻子看见,以及误以为是初恋时的女友,最后为雨停止送而惋惜,回到家中向妻子隐瞒了“奇遇”的实情。

    2022-08-31
  • 父亲是我心中的英雄

    昨天晚上和男朋友分手,凌晨一点半给爸爸打字发了一条微信,说了这件事。 早上七点爸爸回复我说,起来同我说一声,八点睡醒给爸爸回复醒了,我再睡一会九点半起来,爸爸说好。 然后给爸爸打电话以为他会问我很多,结果他告诉我 “没关系,这件事我们就当作长个阅历。现在才一年多现在断对你也好,你会难过爸爸知道,这肯定会难过的。但是没有关系,你会好起来。后天运动会…

    2019-12-18
  • 有哪些工作表面看上去不体面却很挣钱?

    我以前是做装修行业的,俗称包工头,认识几个工人,赚的互联网大厂 P8P9 还多。 一对夫妻,专门驻扎新社区,不干有技术 “好赚” 的活,只干最辛苦的活。 1. 新房毛坯验收后都要重新设计,改设计就要拆墙,拆完要清运垃圾,全包 800 到 1500。 2. 要把开发商刮的白灰铲掉,150。 3. 装修过程每一个工种完毕后还要清运建筑垃圾,一次 100—200。…

    2023-01-03
  • 一生佛缘,源于心动

    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在寺庙里长大,总是调皮捣蛋、偷奸耍滑、不爱背书。因此他的师父常常摇头叹气,说他:“孺子不可教也” 有一天,一群富贵人家的子女来到寺庙里上香,那些闺中小姐打扮的真好看啊!单是头上的玉簪就晃花了和尚的眼,小和尚躲在帷幕后面,忍不住多瞄了几眼,就瞄到了一个小丫鬟,那个小丫鬟在人群边傻傻的站着,穿着一身嫩黄色的小裙衫,鹅蛋脸倒笑的讨人喜欢。刹那间,小…

    2021-09-26
  • 真实故事:抑郁后逃离一线城市的年轻人

    在抑郁症与职场失意的双重打击下,陈晨最终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但选择支教,并非出于别人所认为的高尚。他揣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农村生活发现了陌生的自己。 去心理医院前,我理头、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站在镜子前。眼前的自己陌生且毫无生气。如果把生命比作河流,那一刻,我的河流干枯了。 2018年5月,我被诊断为抑郁症。当时,我刚研究生毕业,初入社会,在上海求职困难,…

    2020-10-1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