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与她的故事(叫我如何不想 “她”)

刘半农到常州焦溪教书是1917年春天,时年26岁。他天生对中国汉字有超常的敏感性,和农民一起生活,听农民讲那些风趣幽默的话,记录、整理、研究农民的口头语言,论文《应用文之教授》、《我之文学改良观》等,在《新青年》上发表,受到蔡元培、陈独秀的称赞。

刘半农与她的故事(叫我如何不想 “她”)

他发现对男生和女生称呼都用“他”来指代,很难分别指代,容易混淆词义。英文中男女的“他”是由不同字母区别开的,但翻译成中文时只能用一个“他”字,很不达意。中国有很多人试图分别指代,例如鲁迅就常用“伊”来指代女性。

漫步在焦溪的千年老街,刘半农注目潮涨潮落的龙溪河水,眼前浮现出活泼可爱的女学生,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她”字来,“他”的单人偏旁换成了“女”字做偏旁,它既有女性的特征,又有男性相同的读音,体现了男女平等又有区别。他兴奋极了,就如自己的女儿降生到人间!

1917年,刘半农在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时,试探性地第一次用自己创造的新字“她”。没想到引来了许多反对和攻击,也有赞成用“她”的,于是引起了轰动全国的口水仗,如《这是刘半农的错》等。这些人互不相让,一些势利博士们揶揄讽刺刘半农“你懂什么?也有资格来造字?”亦有妇女团体出来反对,说使用“她”字是对女性的歧视和侮辱。

刘半农面对复杂的局面,想得很多,但坚信自己没有错!他想到在焦溪和学生们讨论“她”字的热烈场面;他想起有一天遇到农民朋友和女儿在田间干活,女儿11岁,漂亮又大方,刘半农问,“你想念书吗?”小姑娘点点头,但又连连摇头,好像自己不配念书;他又想起母亲的姓名以“刘某氏”来指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多么低下!我造这个“她”字,怎么是对女性的歧视和侮辱呢?我创造“她”,不正是要改变不公,给众多女性争一个男女平等的尊严吗?刘半农相信自己的初心本意,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他要把他的初心本意告诉人们。

1920年,刘半农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她”字的问题》一文,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充分论证了“她”字的必要性。刘半农在焦溪激发灵感创造的“她”终于被人们接受。鲁迅这样称赞刘半农,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刘半农想为他的杰作“她”写一首诗,就像为他的女儿写首诗那样。1920年9月,刘半农徜徉在英国的泰晤士河畔。夕阳西下,秋风微漾,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他遥望天边,天边有他的家乡。他思念故土,思念亲人,一股激情在燃烧,一腔热流在奔腾,他情不自禁拿起笔,顷刻之间,他把多少岁月积蓄起来的柔情、豪情、幽情、恋情,全部倾注在笔端。他写道:“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爱恋着海洋/海洋爱恋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西天还有些儿残霞/啊/教我如何不想她。”

《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千古绝唱就这样诞生了。如今人们在传唱中,总会好奇地问,“她”是谁?他想的“她”是谁?有说是祖国,有说是他妻子,有说是他女儿,有说是他母亲,有说是焦溪那个小姑娘,还有说,是他初中的那个女同学。这让人无限遐想的“她”。“她”在哪里?哦!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焦溪。(陆林深)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6840.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6-30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6-30 下午10:02

相关推荐

  • 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感受

    很多来深圳的年轻人,都是带着梦想来的。但我今天要说的是,这个梦想大概率是要破碎的,是残缺的。或许你会取得一定成绩,但最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对于绝大部分深圳人来说,在深圳过得都不尽人意。我认识的年入大几十万甚至百万以上的,大多对生活并不满意。顶级企业的文化就是你下了班,不管是回家还是约会,你都忍不住看手机,思考还能不能再改进,你永远停不下来,不是你优秀,是高…

    2021-01-10
  • 你觉得学历对谈恋爱的影响大吗?

    视频中:一个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医学博士,一个是中专毕业已在社会闯荡多年, 他们相爱一年多,准备走入婚姻殿堂。可男友最高为中专的学历,让俩人在见父母前犯了难。尽管两人不论是家庭背景还是学历都差异巨大,陈倩却更看重男友是否疼爱她,你觉得学历对谈恋爱的影响大吗? 根据回答来看好像大部分人都比较介意。可在实际生活中,我觉得很多人倒不是介意学历,学历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形式…

    2021-07-30
  • 我家有件传家宝

    从前,镰刀可是一件稀罕之物。尤其是宽扇镰刀,小到收割庄稼,大到砍柴,无一不适,庄稼人常常把它当作宝物,只是由于它过于锋利,昂贵,又常常被他人觊觎,所以一般会把它藏在唯独自己才能找得到的神秘地方。 爷爷有一把好镰刀,无论是磨得发亮的刀身,还是黑得发光的刀把,看上去都极为结实。每次看他提镰走向麦田,我就知道那镰刀可以尽情享受麦香了。印象里,六岁以前,我都没有碰过…

    2019-09-28
  • 川藏线,人生第一次这么接近死亡

    东达山是川藏南线上最高垭口,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标高5130米,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秀美。 东达山 先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吧。 2013年7月,骑行川藏线,具体坐标,东达山,川藏线上唯二超过5000M海拔的高山,一年中不降雪的天气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在这里,我人生中第一次觉得自己要死掉了。 那是我第一次骑自行车走长途,虽然在这之前恶补了修车技…

    2018-03-15
  • 相爱不能相见,相见不能相恋

    我们常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是种幸福;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见错的人,是种痛苦;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见对的人,是种遗憾。 人的一生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无奈,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缠,有时候邂逅倾心之人,却是爱而不得,遇到深厚的感情,却是相见恨晚。 深陷爱情时,我们都以为真心必将敌过流年,以为爱一个人便是一生,谁知,这世上多的是情深缘浅,不是…

    2019-05-0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