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聊到“说话是一门艺术”这个话题,我总喜欢举这样一个例子:
有两家煎饼店,其中一家的老板总会问顾客:你要不要加火腿?另一家煎饼店的老板则是问:你要加火腿还是加鸡蛋?
结果显而易见,同样的客流量,后者的销量要大得多——同样是说话,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取得的效果就大不相同。
同样的话不同地说
在职场和生活中也是一样——无论是问话、回话,还是日常聊天,说话说得巧妙,往往就能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
很多人都知道“说话是一门学问”,但很少有人知道该怎么去问话、回话,以至于自己明明工作能力很强,却越混越差。
《孟子》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说话也是如此,总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事情才能办成。在此,跟大家分享3种“回话的技术”。
选择型
《鬼谷子》说:做事就希望能成功,这是人之常情。那么在日常交流中,怎样才能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首先就是“选择型”说话,也就是限制对方的选择范围,让对方仅在A和B之间做决定——文章开篇的案例,就是典型的“选择型”说话。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当老板让你写工作方案时,你最好准备A、B两种方案,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老板对同一份方案“鸡蛋里面挑骨头”;
当朋友聚餐,朋友问你想吃什么时,不要说“随便”,而是说“火锅或者烤肉吧”,这样不仅能表现自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还给了对方选择的空间。
婉转型
《孟子》讲:说话要懂得“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说白了,孟子的意思是:要懂得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目的——也就是“婉转型”说话。
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某位员工想要申请加薪,但老板又是一个比较抠门的人。于是在某次表彰大会上,趁着老板夸赞自己时,员工说:“谢谢老板,我会继续努力的!相信老板也会把对我的肯定放进我的工资里。”
这种“婉转型”的回话方式,不仅表达了员工自身的加薪愿望,也让老板在众人面前既有面子,也无法反驳。
协商型
《鬼谷子》有云:出言则欲听,是人之常情。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如果你想让别人按照你的意图去办事,最好是用“协商型”的方式与对方交谈。
比如你想请同事帮自己代班,万万不可直说自己的目的,而是要与对方协商:“由于家里出了一点事情,下个星期你能不能帮我代两天班,等我回来之后请你吃饭。”
“协商型”说话方式的要素有三点:首先,要把自己的难处讲清楚;其次,要表达自己是在“商量”,而不是“命令”;第三,要说清楚事成之后,自己会怎么感谢对方。
结束语: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往乃至竞争,都是建立在“语言交流”之上的。
善于问话、回话的人,往往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一问一答之间,合作自然促成、感情自然加深。
掌握一些说话的技巧,是每个成年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必备技能。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565.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