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最先接触这书,是在“樊登读书”里看到这书名,觉得有点意思,就点进去听了。听了以后,感觉不错。

我就想着,买这本书来,先自己看看,如果能确实帮到身边想戒烟的朋友,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吧!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这书能让你戒烟》是一个有着33年烟龄的老烟枪,用这种方法,轻松戒掉了烟瘾后,决定把这种“简单、快速、侧底的戒烟方法”写成一本书,希望能帮更多的人摆脱烟瘾。

这本书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球卖出了900多万册,让1000多万人告别了烟瘾,作者亚伦·卡尔也因此成了世界著名的戒烟专家。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看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这本书之所以能帮助1000多万人戒烟,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明。

一、让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害处的同时,还让吸烟者认清“吸烟的好处”的真实性。(吸烟的害处到处都有宣传,这里就不详述)

吸烟没有任何正面效应,除了给烟草商提供效益。

1.吸烟是一种享受。

认为吸烟是一种享受的感觉,其实是因为尼古丁在你体内代谢了,需要新的尼古丁来补充,你重新点燃一根烟,就让你的身体得到了满足,仿佛成了一种享受。

所以,吸烟是一种享受,是错误的。

2.抽烟的人也有活到八十多岁、九十多岁的。

很多烟民,对于吸烟给人体造成的伤害,以及全球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而死亡的几百万的数字,“选择性失明”,故意看不见。

只去说仅有的那几个:虽然抽烟、喝酒也活到了八十多岁,九十多岁的特例,以此来为自己继续抽烟作为借口。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3.吸烟能缓解压力。

这也是因为你对尼古丁产生了耐受性,增加了对尼古丁的需求。当你觉得有压力的时候,抽烟会让你觉得没那么压抑了。

事实上,抽烟并没有解决你的压力,就像“借酒消愁愁更愁”一样的,比正常状态糟糕多了。

4.吸烟可以对付无聊。

事实是,尼古丁能引发嗜睡,让吸烟者不想去做付出精力的事,从而让你觉得无聊。麻痹你的意志,让你没时间去做其它有意义的事,让你觉得是吸烟帮你打发了时间。而吸烟才是真正无聊的事。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5.吸烟能帮助集中注意力,使自己有创造力。

事实是,尼古丁消退了,需要补充。在做一件需要注意力和创造力的事情的时候,这时候抽烟,补充了尼古丁,让大脑愉悦了一下。

如果你不是吸烟者,你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更集中注意力和富有创造力,因为你不需要分心,用抽烟来补充你的尼古丁。

所以,吸烟并不能帮助集中注意力,也不会使自己有创造力。

6.吸烟可以让人轻松。

事实只是,尼古丁发挥了它的兴奋作用,让你的心率加快。你的身体现在跟尼古丁的关系,就是你的吸烟的数量需要越来越多,来满足你的尼古丁的需求。

所以,吸烟只是加快了你的心率。

7.吸烟是一种有面子的活动。

以前受“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如一条狗”的蛊惑,很多人成了烟民。随着社会的发展,抽烟的行为在很多场合都受到限制,抽烟的人也在不同程度上遭到嫌弃。

况且抽烟有时候表露出来的失态行为,让你连自尊都没了,更谈不上面子了。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认识到上面那些所谓的“吸烟的好处”都是骗你的,是不是有了戒烟的念头了呢?传统戒烟法为什么不可取?下面看看传统戒烟法的不足之处。

二、传统戒烟法的不足之处。

1.意志力戒烟法。

任何会让吸烟者觉得,戒烟是一种牺牲的方法,都定义为意志力戒烟法。

戒烟者为什么觉得自己的戒烟行为是一种牺牲呢?因为TA还在认为吸烟是好事情,吸烟有上面列出的7条“好处”,不承认那些“好处”是骗人的。

所以,觉得自己戒烟是迫不得已,自己受了委屈。有了这样的想法,一遇到什么压力的时候就会动摇戒烟的决心。在高兴的时候,也会借口奖励自己一根。

只要有了一根,就前功尽弃了。

2.减量戒烟法。

减量戒烟法不仅达不到戒烟的效果,还会增加戒烟者的痛苦。只要你在抽,抽一根就会有第二根,迟早会像原来一样,放任自己吸烟。

3.替代品戒烟法。

任何替代品都替代不了尼古丁。况且这种方法在不断地提醒戒烟者,我吃这个是在戒烟,所以使劲地吃,结果烟也许戒掉了,但有可能把自己吃成胖子,吃出糖尿病什么的。“瞎子整成了跛子。”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上面这三种传统戒烟法,让戒烟者戒烟的过程充满痛苦,还不一定能达到戒烟的效果,下面介绍本书作者亚伦·卡尔发现的“轻松戒烟法”。

三、轻松戒烟法。

轻松戒烟法只要做到以下两点:

A、决定今后不抽烟;

B、不再质疑这个决定,为戒烟而高兴。

轻松戒烟的要旨,就在于下定决心。不要犹豫,不要怀疑。

在你开始决定戒烟之前,一定要彻底意识到以下五点:

1.你能做到。

别人能戒烟,你也能戒掉。别人不吸烟,过得很好,你也能。

2.戒烟不需要你牺牲任何东西。

相反,不吸烟,你还会得到更好的生活。

3.绝对不能有“只吸一支”的想法。

有了一支,就会有回到从前的缺口了。

4.不要把吸烟只当成一种有害的习惯,要认识到,吸烟,是一种心理疾病。

任何疾病,如果不主动采取治疗措施,只会越来越严重。治疗这种病的唯一途径,就是戒掉它。

5.面对任何有可能引诱自己的机会,不是强制自己,而是要为自己能置身事外点赞,并且带着怜悯之心去看待那些还在吸烟的人,怜悯他们还在花钱毒害自己。

《这书能让你戒烟》读后感(解读“轻松戒烟法”)

结语:

《这书能让你戒烟》只是讲述了戒烟的前因后果和方法,“戒”的关键,是要认识到吸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心甘情愿的去“戒”,才会“决定”去“戒”,才会轻松戒烟。

@落单的蜜蜂 视三毛为偶像,可虚度了很多光阴。在奔五的年纪,坚信“只要行动,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坚持每天写!写!写!

作者:落单的蜜蜂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720.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读书笔记的头像读书笔记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09-20 下午10:05
下一篇 2022-09-21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小时候,怪爷爷带我吃肯德基

    我小时候被一个怪爷爷带着吃了长达两个月多的肯德基。。。 当时也就四五岁的感觉,我爸妈当时正处于创业期,自己开了个厂,工作很忙,一周总有一天去见个大客户啥的,可能是固定客户?我也不太清楚,毕竟当时小的一批。 然后他们去见客户了我就教给我奶奶带,然后我奶奶她是会睡午觉的,而且睡的很长,下午两三点左右才醒。这段时间我就在厂外面玩泥巴。 然后某天我正玩着泥巴就看见有…

    2020-02-03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养第一只猫的时候,是在小学。 那时家里住平房,商业局家属院,一排三户,我家在中间,年少的我总是爬上屋顶去寻宝,也经常会惹来邻居的骂声。 那个时候的我无忧无虑,总喜欢在晚上爬上屋顶看星星,幻想着有一天外星人会入侵地球。但是等了几十年,才发现这只是电影里的情节。 我发现那只小猫的时候,是一年暑假,我家东边的那套平房中间的夹缝里传来小猫的叫声,刚好只能我这样的孩…

    2020-08-21
  • 再忙,也别冷落了你爱的人

    不要一直以“我很忙”的姿态面对家人,不要一直不断拼搏而忘记了陪伴家人,不要一直给自己留下空闲时间旅游而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

    2023-09-21
  • 多年好友变成陌生人的原因是什么呢?

    多年好友变成陌生人的原因是什么呢?早些时候我听《最佳损友》只是觉得好听。并不太理解的意思。我不理解为什么没有深仇大恨又会分道扬镳。十几岁的时候不是没有跟朋友闹掰过。那个时候的傻里傻气,因为一些现在想起来依旧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小事,大吵一架后老死不相往来。但跟歌词里写的不一样。 后来我才知道,人和人的别离也不一定要有什么理由,被生活推着走,跟着生活流。到最后你…

    2023-08-30
  • 这个世界怎么了 所有人都病了?

    还记得《没关系,是爱情啊》的剧情么?一堆精神病人相互治愈的故事。现在大家用一只手数一数里头的主演配角啥的,有多少是正常的?从男主的强迫症、精神分裂;到女主的焦虑症、恐怖症;再到各种各类人格障碍,低概率的脑器质性疾病……然后回头看看现实社会,身边似乎也的确忽然多了各类“精神病友们”。说自己有病还挺萌哒~精分有爱、有病光荣。不过难道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真的人人都…

    2021-07-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