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生存”到“社会契约” 每个人都应参与未来教育建设中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教育的未来”国际委员会负责起草,从委员会成立、征集意见、起草到公布历时两年多。该报告秉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人文主义理念,探讨与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

从“学会生存”到“社会契约” 每个人都应参与未来教育建设中

教育功能的转变:从个体发展到公共利益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第一份国际性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指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完善自身成长。随着知识爆炸、科技革命、产业发展和全球问题的出现,教育应该扩展到人的一生,个人唯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积极应对变化挑战,国家才能持续发展繁荣昌盛,人类才能消除战争,获得和平进步,从而实现“学会生存”。报告提出的“终身教育”“学会生存”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发布重要报告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明世界教育发展方向、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途径。

1996年,新世纪来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该报告提出,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承担起为全球带来和平的重任,也不仅要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必须担负起促进人的发展的根本职能。为此,受教育者应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四个学会”也应该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的“四大支柱”,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则是实现“四个学会”目标的根本保障和工作原则。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经济与社会财富的增长虽然降低了全球的贫困率,但国家间、社会内部的不平等现象并未消除。不可持续的经济生产和消费模式导致全球变暖、环境退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在此背景下,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提出人类应该反思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组织方式,号召以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和发展观,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秉承了教育应成为“全球公共利益”理念,进一步倡导构建新的“社会契约”。报告希望将国家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教师、青年与儿童、家长与社区等教育的相关利益方全部纳入契约,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

社会契约:实现教育未兑现承诺和应对不确定未来的选择

报告肯定,在过去的50年间,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时,世界人口总数为24亿,其中只有45%的人曾经进入学校学习。今天,全球人口已近80亿,超过95%的人接受过教育。其中,2020年小学入学率超过90%,初中入学率超过85%,高中入学率超过65%。但在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的同时,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仍然不充分、不公平。同时,人类还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等、环境危机等挑战,教育在帮助人类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方面被寄予厚望。

对此,报告提出:“教育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一种社会成员间为了共享的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默示协议。”这种契约应包括构架教育体系的基础与组织原则,以及相关落实建立、维护和改善该体系的分布性工作等。新的教育社会契约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

其一,要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报告强调,教育要跨越不同时间和空间,要引导教育增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这一原则将之前所提出的“终身教育”进一步延伸到个体在生命不同阶段都可以接受到优质教育的高度,而且教育内容将不仅包括文化科学、信息技术、共享知识,还应扩展到团结协作、同情关爱等方面。受教育权应该是学习人类世代积累并分享不断转型的集体知识资源的权利。受教育者个体也须发挥能动性,拥有为丰富与创造共享知识作出自己贡献的权利。报告强调,要正视持续的贫困和正在加剧的世界不平等现象,最终通过各方努力,走向一个更平等的教育未来。

其二,加强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作为一项共享的社会行动,教育建立了共同的目标,让个体、团体、国家和人类实现共同的繁荣。新的社会契约在确保教育公共资助的基础上,还需作出对全社会的承诺,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教育的公开探讨。报告强调,教育要回应越发不确定的世界秩序,要达成共同的目标、承诺、规范和标准,要加大对面临教育困境地区的投入,等等。

共建教育的未来:人人参与、多领域协作的社会契约

展望2050年,教育的未来是多样的。在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宏大目标的前提下,为了构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重点关注了教学、课程、教师、学校和跨时空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变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性原则。首先,报告呼吁建构合作和团结的教育学,要重新构想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要围绕合作、团结和协作的原则进行组织,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实现对个体以及所生活的世界的改造;要关涉每个年龄和阶段的教育,更新高等教育使命,加强与小学和中学教育的联系,加强对教学法的研究。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处理好课程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跨文化和跨学科学习,支持学生获取与生产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再其次,教师教学应更加专业化,让协作与团队合作成为教师职业的特征,支持教师教学自主性与学术自由,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完善的支持体系。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学校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要保障与改造学校,要重新构想未来的学校,重新设计包括学校建筑、空间、时间安排等在内的元素,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最后,我们应充分利用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空间中的受教育机会,提升终身教育质量。

报告呼吁多方参与研究创新,加强全球团结和国际合作。在给2050年教育未来画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成为未来教育的建设者,成为新的社会契约的缔结者。唯有如此,教育才会真正成为一种人类公共的共同利益。

(作者:张民选 卞翠 单位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86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9-23 下午8:00
下一篇 2022-09-23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余光中的现代诗短篇大全(余光中的经典诗歌精选)

    乡愁 ○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碧潭 ○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

    2022-11-03
  • 薰衣草的功效与作用(室内放薰衣草的注意事项)

    在家中或者是办公室,我们常常会防止一些绿色植物,不仅美观还能改善心境,但是有些植物是不能放在室内的,那熏衣草能放卧室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资料,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熏衣草能放卧室吗 用于室内装饰,熏衣草是可以的,它的香味有镇静心神、缓解失眠的效用,熏衣草泡茶可以调理气血、顺经止痛。需要注意的是; 1、熏衣草香味过于浓郁,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不适宜长期闻这…

    2022-09-20
  • 泰国为什么叫极阴之地(为什么泰国阴气重)

    从泰国的地图上看,泰国南面面临泰国湾,中间和北部都是山区,泰国曼谷则处在靠海的中间,假如把泰国比成女人,而两边向南拓展的地区比成双腿的话,泰国曼谷正好处在所谓的女性生殖器位置,又算是阴坤之地中的极阴位置。 泰国为什么叫极阴之地 因为泰国的地理位置特殊加上生活习俗所以被称为极阴之地。 所以整个曼谷都是充满了阴柔之气,使得泰国人中的女性温文尔雅,吃苦耐劳,而男人…

    2022-06-28
  • 风级歌(十二级):0级风到12级风的歌谣大全

    地面无风:即零级风,此场面非常难见,水面起波浪,“波浪”非“波光粼粼。12级风又称飓风,陆上绝少见,摧毁力极大。分享一些可以朗朗上口的风级歌(十二级)。 风级歌(十二级)1 版本一 风级歌 地面无风烟直上; 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清风叶正响; 三级枝摇红旗扬; 四级灰尘地上舞; 五级水面起波浪; 六级强风举伞难; 七级树摇步行艰; 八级风吹树枝断; 九级屋顶…

    2023-06-13
  • 鹰的重生是真的吗?鹰的重生给我们的启示

    在许多培训班或者培训会,培训讲师会用鹰的重生作为励志故事鼓励人们,说鹰能够存活到70岁左右,但在40岁时它们的爪子、鸟喙以及羽毛都已经老化,身体不堪重负。如果想要继续活下去,它们就会飞完悬崖之上,在这里一根根地拔掉自己的羽毛,啄掉自己已经老化的爪子,并用力将鸟喙撞打岩石,使其脱落。 几个月之后,羽毛和鸟喙、爪子等又会重新长出,此时的它们将会再次焕发生机,重新…

    2022-07-0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