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如今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然单从“始作俑者”的现代意义来讲就是形容为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开了头,也就是罪魁祸首之人。可对于所谓是孔子之言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理解却不能简单的从现代意义出发,这可关乎着孔子保持了上千年的圣人形象!为讲清楚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讲明白一个背景。

始作俑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第一个做陶俑或木俑的人。那么,做陶俑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这就关系到了我国的殉葬制度了。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古代的活人殉葬_图

人们所熟知的就是陪葬点金银珠宝什么的,鲜为人知的就是我夏商周三代的人牲和人殉了。虽然人牲和人殉叫法不同,但都是杀死活人,用来纪念或继续为死去的主人服务。现在的牺牲是指为伟大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光荣的、是令人敬佩和为人榜样的,而在三代时期就是悲催的祭祀用品了。打仗胜利了得了不少战俘,养着浪费粮食,所以就多用于祭祀,先是挖个大坑、捆绑住他们的手脚、排列整齐,然后在盖上土,由此就成了“牺牲”,地位如同牛羊猪了。这是人牲。

主人死掉了,到了地下没人服侍,于是赐死生前的侍从,这就是人殉。当然,也有殉葬自己小老婆的。反正在那个时候有没有人权什么的,父系家长最厉害了,让你死就得死,哪里还有活的可能。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殷墟出土的的陪葬品_图

据考古甲骨卜辞统计,商王祭祀共用人牲1.4万人,其中武丁一代用人牲9000多。这还仅仅只是在甲骨卜辞上统计到的人数,那还有没有被记载或遗漏、或损毁的甲骨卜辞呢!所以,真正的人牲数可能比现有的数据大很多。人殉是时常发生的,比如说妇好墓中就发现有人殉的现象。武丁之后,类似的人牲和人殉渐渐就少了,学者推断可能是生产技术发展了,需要大量的奴隶发展生产,于是这些便被留了下来,再有发现人牲、人殉者多为无生产价值的妇女小孩。所以说穿越需谨慎,否则莫名其妙的就被埋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活生生的人被用来殉葬毕竟是野蛮人的行为,于是“作俑者”便出现了。用泥巴加上木头做成人的模样代替活人去服侍亡人,死人嘛,好糊弄,随便整整就可以了,反正也不会跳出来非得要求殉葬活人。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_图

那么问题来了,孔老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第一种理解的,说孔子很重视礼数,认为最开始用陶俑代替人活人殉葬的人不会有后代。这么理解,其实很符合“始作俑者”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但是要把孔子维持了几千年的仁义形象往哪放?一个仁义的智者,怎么会觉得拿人殉葬是一件值得推崇的礼数呢?所以,这个理解不可信,极其不符合孔子的形象。

第二种解释来了。有人认为是孔子搞反了人殉和用陶俑殉葬的时间先后顺序。孔子以为是先有人拿人样的陶俑殉葬,由此才引发了活人殉葬。这样解释,似乎也比较合情理,但是孔子是什么人?韦编三绝呀,怎么会整出这么大的一个乌龙呢?这个解释,由来应是朱熹和郭沫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

“古之葬者,束草以为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佣,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郭沫若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陶俑出现在人殉之前,而孔子因人殉太过于残忍迁怒于作俑者,便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咒骂那些最开始用陶俑殉葬的人,必定无后。执从看法的人,大概是自己本不知此话何意,又想维护孔子的形象,才故意把陶俑和人殉出现的时间做了改动。现阶段的考古学,对于陶俑和人殉出现时间先后的问题已有明证,人殉确实比“始作俑者”早。人殉古文献中多少有记载,孔子饱读诗书,必定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个解释对于孔子来说也是有损形象的。而为维护孔子形象而由此说法的人可谓是多此一举。

第三种解释就比较靠谱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加上一个问号,就成了一个反问句。第一个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代么?这样,不是很合理?孔子的形象依然很完美。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战国时期陶俑替代殉人陪葬_图

以上三种解释,都是基于“后”乃后代的意思,那如果“后”指的是其它意思呢?《商君书》: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

这其中的“后”为继承之意。又如,《吕氏春秋·长见》”察今则可以知古,知古则可知后。”这个“后”注为来也。

关于这两种对于“后”的解释,笔者又听闻了一个更为有趣的解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难道没有人会和第一个作俑的人一样继续做俑了吗?意思是干脆连俑都不要做了,浪费人力物力的,人死如灯灭,还要那么多俑干什么?这个解释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始作俑者”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引起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意思是孔子觉得殉人和殉俑都不可取。殉人不仁义,殉俑劳民伤财,两者本质上都是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孔子对此深恶痛觉绝,觉得这也是一种不良的风气。关于这个解释,单独从“后”来讲很有新意。出发点却也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形象,比第二种解释更能体现对孔子的崇拜。

与大多数人而言,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第三种解释。我记得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不管初心为何,一定不能人云亦云,得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历史堂团队作品 文:汪鸳渊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962.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9-26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9-26 下午10:02

相关推荐

  • 超星尔雅2023满分答案《现代汉语(一)》最新学习通答案大全(完整版)

    声明:该答案由个人收集整理,仅做学习记录及交流参考用,请勿作用于其他用途。 课程目录 第1章 观“其貌”1.1 现代汉语整体感知1.1.1 微课1. 课程三问1.1.2 微课2. “盘一盘”现代汉语的特点1.1.3 微课3. “土味”方言1.2 一起做小测验1.3 “思政”专享第2章 识其“字”2.1 汉字形体2.1.1 微课. 汉字的起源2.1.2 微课.…

    2023-06-09
  • 魔羯男喜欢主动的女生嘛(摩羯男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

    摩羯男和射手男一样,都有难划分的点。因为这两个星座的金星,包含金射手和金天蝎这两个差距比较大的金星配置,因此,对他们的感情方向的影响就比较和别的不一样。起码共性和规律性也比较两极分化。(其他日座和金星配置的差距略小,就不细分了,杠精可以去喝点咖啡,不建议逗留哈。当然我们不能只从太阳星座来判断一个人的所有,在此我们只讨论大概率方向给大家做参考) 能发现摩羯座“…

    2022-10-15
  • 亲密瑜伽,增进夫妻感情必不可少!情侣经典亲密体位法

    在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因日常生活中的繁琐事务而变得疏远和冷淡。有时候,两个人需要更好地了解对方,理解对方并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亲密瑜伽便是能够让夫妻亲密接触并建立深层次情感联系的一种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亲密瑜伽的概念、作用以及具体实践。 什么是亲密瑜伽? 亲密瑜伽可以定义为一种体式练习,它旨在鼓励夫妻或情侣共同进行,在他们之间建立更深入的…

    2023-06-13
  • 哀江南赋原文及翻译(千古骈文名篇)

    《哀江南赋》是中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篇赋。此赋主要是伤悼南朝梁的灭亡和哀叹自己个人身世,陈述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以及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凝聚着作者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全赋内容丰富而深厚,文字凄婉而深刻,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感人,如实记录了历史的真相,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气魄,故有’赋史’之称。 粤以戊辰…

    2022-08-11
  • 《清明即事》孟浩然翻译(清明即事孟浩然诗意赏析)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出自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原文】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注释】 ①此诗除《全唐诗》外,诸本皆不载,似非孟浩然所作。 ②帝里:京都。 ③据此句,知作诗时作者不在帝里。 ④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