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句“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如今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众说纷纭,然单从“始作俑者”的现代意义来讲就是形容为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开了头,也就是罪魁祸首之人。可对于所谓是孔子之言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理解却不能简单的从现代意义出发,这可关乎着孔子保持了上千年的圣人形象!为讲清楚该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讲明白一个背景。

始作俑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第一个做陶俑或木俑的人。那么,做陶俑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呢?这就关系到了我国的殉葬制度了。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古代的活人殉葬_图

人们所熟知的就是陪葬点金银珠宝什么的,鲜为人知的就是我夏商周三代的人牲和人殉了。虽然人牲和人殉叫法不同,但都是杀死活人,用来纪念或继续为死去的主人服务。现在的牺牲是指为伟大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生命、是光荣的、是令人敬佩和为人榜样的,而在三代时期就是悲催的祭祀用品了。打仗胜利了得了不少战俘,养着浪费粮食,所以就多用于祭祀,先是挖个大坑、捆绑住他们的手脚、排列整齐,然后在盖上土,由此就成了“牺牲”,地位如同牛羊猪了。这是人牲。

主人死掉了,到了地下没人服侍,于是赐死生前的侍从,这就是人殉。当然,也有殉葬自己小老婆的。反正在那个时候有没有人权什么的,父系家长最厉害了,让你死就得死,哪里还有活的可能。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殷墟出土的的陪葬品_图

据考古甲骨卜辞统计,商王祭祀共用人牲1.4万人,其中武丁一代用人牲9000多。这还仅仅只是在甲骨卜辞上统计到的人数,那还有没有被记载或遗漏、或损毁的甲骨卜辞呢!所以,真正的人牲数可能比现有的数据大很多。人殉是时常发生的,比如说妇好墓中就发现有人殉的现象。武丁之后,类似的人牲和人殉渐渐就少了,学者推断可能是生产技术发展了,需要大量的奴隶发展生产,于是这些便被留了下来,再有发现人牲、人殉者多为无生产价值的妇女小孩。所以说穿越需谨慎,否则莫名其妙的就被埋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活生生的人被用来殉葬毕竟是野蛮人的行为,于是“作俑者”便出现了。用泥巴加上木头做成人的模样代替活人去服侍亡人,死人嘛,好糊弄,随便整整就可以了,反正也不会跳出来非得要求殉葬活人。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_图

那么问题来了,孔老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第一种理解的,说孔子很重视礼数,认为最开始用陶俑代替人活人殉葬的人不会有后代。这么理解,其实很符合“始作俑者”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但是要把孔子维持了几千年的仁义形象往哪放?一个仁义的智者,怎么会觉得拿人殉葬是一件值得推崇的礼数呢?所以,这个理解不可信,极其不符合孔子的形象。

第二种解释来了。有人认为是孔子搞反了人殉和用陶俑殉葬的时间先后顺序。孔子以为是先有人拿人样的陶俑殉葬,由此才引发了活人殉葬。这样解释,似乎也比较合情理,但是孔子是什么人?韦编三绝呀,怎么会整出这么大的一个乌龙呢?这个解释,由来应是朱熹和郭沫若。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

“古之葬者,束草以为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佣,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郭沫若赞同朱熹的观点,认为陶俑出现在人殉之前,而孔子因人殉太过于残忍迁怒于作俑者,便有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咒骂那些最开始用陶俑殉葬的人,必定无后。执从看法的人,大概是自己本不知此话何意,又想维护孔子的形象,才故意把陶俑和人殉出现的时间做了改动。现阶段的考古学,对于陶俑和人殉出现时间先后的问题已有明证,人殉确实比“始作俑者”早。人殉古文献中多少有记载,孔子饱读诗书,必定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个解释对于孔子来说也是有损形象的。而为维护孔子形象而由此说法的人可谓是多此一举。

第三种解释就比较靠谱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加上一个问号,就成了一个反问句。第一个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代么?这样,不是很合理?孔子的形象依然很完美。

孔夫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到底该怎么理解?

战国时期陶俑替代殉人陪葬_图

以上三种解释,都是基于“后”乃后代的意思,那如果“后”指的是其它意思呢?《商君书》:

“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

这其中的“后”为继承之意。又如,《吕氏春秋·长见》”察今则可以知古,知古则可知后。”这个“后”注为来也。

关于这两种对于“后”的解释,笔者又听闻了一个更为有趣的解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难道没有人会和第一个作俑的人一样继续做俑了吗?意思是干脆连俑都不要做了,浪费人力物力的,人死如灯灭,还要那么多俑干什么?这个解释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始作俑者”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引起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意思是孔子觉得殉人和殉俑都不可取。殉人不仁义,殉俑劳民伤财,两者本质上都是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孔子对此深恶痛觉绝,觉得这也是一种不良的风气。关于这个解释,单独从“后”来讲很有新意。出发点却也是为了维护孔子的形象,比第二种解释更能体现对孔子的崇拜。

与大多数人而言,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第三种解释。我记得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历史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不管初心为何,一定不能人云亦云,得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历史堂团队作品 文:汪鸳渊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962.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9-26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9-26 下午10:02

相关推荐

  • 情感话题第13期: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基本不走亲戚了?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基本不走亲戚了?”这个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许多长辈们都感到困惑和不安。然而,这种现象并非只是现今社会的年轻人所特有,其实它也贯穿历史,甚至在某些方面与历史上的一些现象类似。那么,这个问题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呢?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现象并非单方面导致。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共同作用。在此之前的几代人…

    2023-05-11
  • 青海湖简介资料(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青海湖景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北部,大约有150公里左右,2011年入选国家5A级景区。青海湖市青海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每一个去青海的游客必去之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456平方公里(杭州的西湖湖面面积6.38平方千米),环湖公路360公里,现在最大的最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就是环青海湖自行车比赛,所以环湖的道路还是相当不错的。湖水清澈,…

    2022-11-10
  • 能力情况个人期望怎么写(个人的发展规划和期望)

    引言:个人的发展规划和期望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指导。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情况,并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关键词,如“能力情况”、“个人期望”等来探讨如何科学地撰写个人的发展规划和期望。 一、能力情况的评估 能力情况是个人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方向。评估个人能力情况可以从以下…

    2023-07-12
  • 科普:什么是文艺片?什么是商业片?

    当我们在谈论一部电影究竟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就是商业与文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有人说,主题比较文艺的就是文艺片,其实有很多反例可以举出来。因为,任何一部电影,都是有他想要传递的价值观和主题的。即使是如《复仇者联盟》系列这样的商业大片,亦带有美国精神和反战、和平的主题在其中。我们都知道的《变形金刚》里面的汽车人大战,其实包含了多重主题,其中…

    2022-11-19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什么意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可能并不多,那么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下面我们就浅谈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来自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这是他被贬至江陵府士曹参军时候,因为怀念已故妻子韦丛,而写的的悼亡诗: 《离思五首·其四》 唐一一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句中…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