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独身主义者都是什么心理?

有人说哲学界普遍存在厌女主义的倾向,这个嘛,不好说厌女,但大哲学家里面奉行独身主义的确实还不少。当然了,倒也不是这些哲学家们异于常人,没有性欲,主要是出于偏见和精神原则让他们克制着本能冲动。这里举几个有名的“单身人士”。

真正的独身主义者都是什么心理?

康德

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实现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有思想的人之一。然而他本人却是个宅男,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光都是在哥尼斯堡这座小城镇度过的。从世俗的观点来说,康德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个“没有生活”的人,始终都是自律克制的形象,在情欲方面亦是如此。尽管康德也曾有过好几个女性朋友,甚至还有女伯爵仰慕康德的才华,但似乎并没有留下康德与她们发展恋情的证据。另外据说康德表达过,当他需要女人时,他养不起;等他养得起时,已经不需要女人了。成名后的康德并没对女人表现出明显的性趣。当然这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康德是位“体液保持论”者,受那个时代的医学观念影响,他认为体液的流失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你懂的,标准的禁欲系。这跟他的道德哲学也有关,他认为除了婚姻以外的性是不符合实践理性的,是把人当做工具而不是目的,而婚姻以内的性则不仅仅是性,更是出于对家庭共同体的义务。而他本人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规则——“一个人可以不结婚”,其终生都在践行这个规则。

真正的独身主义者都是什么心理?

叔本华

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叔本华是位有名的“单身贵族”。可以说,叔本华本人对女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这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叔本华的母亲约翰娜年轻时是个文艺女青年,因为“拜金”选择了跟叔本华的商人父亲结婚。而在叔本华父亲去世后,约翰娜更是表现出了自己的“交际花”的才能,活跃于当时的上层文艺圈,并且还出小说成名了。然而叔本华却始终跟约翰娜不合,看不上约翰娜那些消遣的“畅销书”,最后终因无法忍受各自的密友而决裂,至死不再有往来。而叔本华接触过的其他女人似乎也没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再加上通过对那个时代科学哲学文艺等领域的考察,发现几乎找不到女人的身影。因此叔本华认定女人更容易受感性驱使,不适合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在《论女人》一文中,叔本华对女性不乏鄙夷之情,认为女性是天生的第二性,从属于男人,女人来这世上唯一的职责就是繁衍种族。女人生来目光短浅,叽叽喳喳沉于琐碎;理性薄弱且虚伪;毫无审美观念,对于艺术没有真实的感受。在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看来,也就是缺少对生命意志的反思能力,深切的悲观主义哲学让他远离女人,也留下了“厌女”的恶名。

真正的独身主义者都是什么心理?

尼采

尼采早年深受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对女人也是不乏偏见,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花了不少篇幅大谈男人与女人的不同,认为 “女人必须服从,为她的表面找一个深度。女人的灵魂是表层的,是浮在浅水之上的一层游移的、激越的薄雾。”而谈到男性时,便笔锋一转,说“男人的灵魂是深沉的,他的洪流在地底的洞穴中喷涌:女人猜测到它的深度,但不理解它。而且在尼采的“超人哲学”语境中,甚至说出了“男人应当被训练以用于战争,女人应当被训练以用于战士之娱乐,其余皆虚妄。”,这等言论自然是引起女性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当然了,尼采也并非一直不近女色,当年也热烈追求过传奇女子莎乐美,莎乐美是俄国贵族出身,好读书有才华,而且性感漂亮,不少男人为之倾倒。尼采偶遇了莎乐美,一开始还羞涩紧张,后面则热恋莎乐美,苦苦追逐,从精神的谷底仰望山顶,那里有他膜拜的女神,高高在上。而莎乐美虽然欣赏尼采的才华,但在谈婚论嫁时,还是果断拒绝了尼采。美艳高冷的莎乐美却把尼采推落到山谷,他遍体鳞伤,无限哀伤,无比怨仇,后来则用哀伤与怨仇编成一条特异的“鞭子”,去回报女人。失败的情感经历加上权力意志哲学的催化,让尼采的精神状况变差,其哲学体系中由此也多出“仇女论”的一章。

真正的独身主义者都是什么心理?

维特根斯坦

另外特立独行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是著名的“独身主义者”。这位富家大公子哥,受当时魏宁格《性与性格》等书的影响,认为女人性欲的天性遭到压抑让她们难以真正认识自身,更加难以形成可被认知的“自我”。女性因为生育而成为种族肉身不朽的承担者,也因此只具有群体性而丧失了个体性,难以对精神生活产生兴趣。或者简单说就是,女人不适合深沉的哲学思考,只会受欲望支配。并且维特根斯坦吧,有着非常强烈的精神洁癖和道德洁癖,有时候他宁愿自慰,也不愿跟女人做爱。也不是没有性的需求,而是觉得那些女人进入不到他的精神世界中。一旦做爱了完事,恢复正常思考的状态,那种与其无法交流的心灵折磨是巨大的,那种思想“异己”的痛苦远远大于性的需求,身心俱裂一般。他之前有过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叫玛格丽特,据说受不了他的精神洁癖,最后嫁给了别人。后来维特根斯坦似乎再没有啥正式的情感对象了。当然了,也有说他有同性恋倾向,保持过一些同性关系,这个也没见到特别有力的证据。但总的来说,维特根斯坦一生是孤独而乖谬的,直至终老。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8024.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9-27 下午8:00
下一篇 2022-09-27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科普: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原理(揭秘街头“不粘锅”骗人的秘密)

    不粘锅的发明让做饭这件事变得简单了许多。 不论做饭的手艺如何,有了不粘锅,至少可以避免菜粘在锅上的尴尬。不过不粘锅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不粘锅的确很好用,几乎不用放油,炒饭炒饼都不会粘在锅上,而有些不粘锅的质量就差强人意了,外表看着不错,可是买回家一用起来就完全丧失了“不粘”的特性。 这些质量较差的不粘锅大多是通过小商贩或者街头促销购买的,最令人费解的地方…

    2022-10-12
  • 超星尔雅2022满分答案《大学语文》最新学习通答案大全(完整版)

    声明:该答案由个人收集整理,仅做学习记录及交流参考用,请勿作用于其他用途。 课程目录 1语言的功能与陷阱1.1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1.2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二)1.3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三)1.4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四)1.5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五)1.6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六)1.7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七)1.8新建课程目录1.9新建课程目录 2金圣叹《不亦快哉》2…

    2022-06-01
  • 惠崇《春江晓景》古诗原文(惠崇春江晓景诗意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宋•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有人说《春江晚景》(二首)是苏东坡元丰八年(1085)在靖江(或说江阴)时所写。其实,苏东坡有没有来过靖江(江阴),并没有资料确切记载。出于诗歌内容和美好愿景,我们当然更希望苏东…

  • 日内瓦宣言主要内容(日内瓦宣言的背景故事)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宣读的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它的主要内容,取自古希腊一位医师的誓言。这位医师名叫希波克拉底,在西方被人们尊为“医学之父”。1948年,世界医协大会对这个誓言加以修改,定名为《日内瓦宣言》。 宣言内容 “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恪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

    2022-04-27
  • 修炼到什么程度能成仙?人真的可以渡劫成仙吗?

    未经证实请仅以故事视之。 《列仙传》上册记载的上古修行者,不管是服食仙果灵药成仙的还是吞食天地灵气修炼真炁成仙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选择的是白日飞升也就是肉身成圣。 远古时期尤其是天地初开之时最精纯的天地灵气肆意弥漫,神草仙果也是唾手可得,这才造就了第一代修仙者轻轻松松的白日飞升,绝地天通后,天地之间的联系彻底断绝,天越来越高灵气越来越稀薄,修炼者也…

    2022-09-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