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的感悟和启示(老人与海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知乎上有个热门提问:“每天都过得很辛苦,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说:“我建议你去看看《老人与海》,这本书或许不会明确告诉你活着的意义,但是它能告诉你在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状态。”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出海捕鱼的故事,他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带回来的却只是一副鱼骨架。

作家王小波说:“《老人与海》不仅仅是一个‘倒霉’渔夫的故事,它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

反复阅读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接受事与愿违。

(1)

事与愿违,是人生常态

圣地亚哥是住在墨西哥湾的一位老渔夫,他有几十年的捕鱼经验,技术娴熟。

最近,他交上了霉运,已经有84天没有捕到鱼了,只能靠着饭店老板施舍的食物生活。

村里年老的渔民对圣地亚哥深表同情,跟他聊天的时候,都避开和鱼有关的话题。

年轻的渔民则会嘲讽他那用面粉袋打了补丁的船帆,收拢后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

生活的困难,同行的怜悯嘲笑,圣地亚哥都不在意。

当第85天晨光熹微,他再次扬帆起航。

这次出海,终于有一条大鱼上钩了。

圣地亚哥用尽全力,猛拉吊索,想把鱼拉出海面。

但鱼太大了,它自顾自地游开,拖着渔船驶向了海洋深处。

从中午到傍晚,从傍晚到凌晨,又从凌晨到傍晚,圣地亚哥不肯放手,一直和鱼僵持着。

这位老渔夫没有帮手,只能一个人死死地拉住鱼竿。

巨大的拖力使他的后背被勒得疼痛至极,左手出现严重抽筋。

他没有办法吃食物,也没有办法睡觉,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坚持到第三天的太阳升起。

《老人与海》的感悟和启示(老人与海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大鱼终于筋疲力尽,减缓了速度。

圣地亚哥趁机用尽全身力气,将鱼枪插进了鱼身,杀死了大鱼。

这位老渔夫终于可以歇一歇了,他将鱼绑在船身一侧,调转船头,准备返航。

不幸再次降临,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一大群鲨鱼,它们跟在渔船后面,伺机掠夺老渔夫的劳动成果。

圣地亚哥只得再次振奋精神,拼命与鲨鱼搏斗。

可最终,鲨鱼把大鱼咬得只剩一副骨架,三天三夜的辛苦,就这样付之东流。

罗翔曾说:“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命运总是给我们一点点糖,又无情地给一个耳光。

生而为人,谁不是心怀希望,又不得不生活在现实的残酷之中。

无论我们如何做着万全的准备,精心地布局谋划,都抵不过一场命运的安排。

人生本就一波三折,我命由我,也由天。

逆天改命也许可行,但事与愿违是人生常态。

(2)

所有失去,都暗含获得

渔村的人们都叫圣地亚哥“倒霉蛋”,他曾87天毫无收获,现在又有84天没有捕到鱼了。

只有小男孩马诺林对他充满希望,相信他一定可以捕到大鱼。

马诺林和圣地亚哥没有血缘关系,两人却亲如祖孙。

在圣地亚哥没有捕到鱼的日子里,马诺林依然相信他是最好的渔夫。

长时间没有收获,圣地亚哥的生活陷入窘迫,马诺林会为他准备食物和啤酒,帮他生火取暖。

第85天的清晨,马诺林一早就来到圣地亚哥的家里,给他带了咖啡和早餐,还帮他把捕鱼的工具搬上船。

小男孩对老渔夫说:“只要我活着,就不会让您饿着肚子出海打渔。”

马诺林是老人生命里的一道光,温暖着他孤独冰冷的心。

生活并未善待圣地亚哥,但却给了他一些慰藉。

第85天,圣地亚哥终于捕到了鱼,却被鱼拖向深海。

不肯放弃的他与大鱼展开了一场力量的较量,这场对峙持续了两天两夜。

老渔夫感觉自己与大鱼力量悬殊,希望身边能有一个帮手。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马诺林,在心里感叹道:“要是那孩子在就好了,他能帮帮我。”

当老渔夫精疲力尽想要放弃时,马诺林的声音回响在他的耳边:“您是最棒的,捕鱼技术一流。”

马诺林成了圣地亚哥的心理支柱,纵然孑身一人在海上战斗,他也觉得自己有了可以依靠的力量。

大鱼被鲨鱼攻击,最后只剩下一副骨架。

圣地亚哥虽惋惜自己三天的努力,却仿佛松了一口气。

此时他归心似箭,他知道马诺林一定在港口等着他回家,他想早点回去,免得男孩担心。

这趟出海,圣地亚哥一无所获,却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逆境时有人懂,绝境时有人牵挂,归来时有人守候。

马诺林的情谊远比一条大鱼珍贵得多。

作家林清玄在《所有的遗憾都是成全》中说:

暴晒的阳光可能觉得自己会伤害秋日的土地,但土地中的种子却因为阳光能青翠地发芽了。

只要不失真心,就没有什么可以伤害我们真实的生命。

岁月流转,马不停歇,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又会不断得到的过程。

人生坎坷,沉沉浮浮,有事让你哭,就会有人让你笑。

世间一切,皆有因果。所有失去,终将得到偿还。

(3)

放下执念,与命运和解

夜已经很深了,港口寂静无声,只有海滨住宅区里露出些许的灯光。

圣地亚哥终于驾驶着小船回来了。

没有人帮忙,他只好尽自己的能力把船停好,收拾渔具,回到岸上。

老渔夫庆幸自己的船没有受损,稍微整修便可再次起航。

而他的身体,已经疲惫到极点。他不得不坐下歇了五次,才走到他的窝棚。

在海上的三天,他奋力地捕鱼,也拼尽全力与鲨鱼做斗争。

他执着地希望他能带着一条大鱼回来,卖上一个好价钱,富足地过一段日子,也堵上那些嘲笑他的嘴脸。

然而,他满怀希望地出海,最终两手空空地回家。

本想惊艳四座,却再次沦为笑柄。

圣地亚哥沉沉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起床,便迫不及待地打造了一支新长矛。

他准备在大风天气休息几天,便再次整装出发。

《老人与海》的感悟和启示(老人与海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面对命运这样地捉弄,圣地亚哥没有过多的悲伤,他不再执拗,与命运和解,坦然接受了事实。

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尽人事,也要听天命。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得到的也很快会失去。

圣地亚哥的这次出海,何尝不是很多平凡人一生的缩影?

有人勤勤恳恳工作,没日没夜地加班,希望完成好项目拿到奖金,到头来却被公司辞退。

有人为家庭付出一切,任劳任怨,得到的却是冷漠和背叛。

有人奋斗一生,终于实现财务自由,却收到一张病危通知书。

美国作家玛丽安娜·威廉森说过:“沉溺于往事并不能让过去的伤痕愈合,只有活在当下才能抚平昨日的伤痛。”

遇见的人,都是修行;经历的事,皆是磨砺。

如果事与愿违,要相信命运另有安排;

如果经历坎坷,要相信劫后会有重生。

抱怨和懊悔都不能化解我们所遭遇的不幸,唯有放下执念,原谅过往,才能找到希望。

能改变的就改变,改变不了的,就坦然接受。

做人,难得的是放下;人生,贵在懂得和解。

(4)

《老人与海》只是一个情节简单的短篇小说,但作者海明威凭借这个故事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张爱玲给与了这本书极大的赞誉,她说:“我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

圣地亚哥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真正的智者,从不逃避痛苦,而是在生命的历练中活出淡定与从容。

那些你所经历的痛苦,不该成为生活的绊脚石,而是你通往幸福的路。

愿我们的余生都能少一些执念,多一些释然;少一些痛苦,多一些豁达。

作者 | 清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 十点读书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899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读书笔记的头像读书笔记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10-20 下午8:09
下一篇 2022-10-20 下午8:11

相关推荐

  • 《羊蹄甲纷飞的季节》

    一切似乎才刚刚发生的样子,一切似乎也刚刚结束。

    2018-05-30
  • 幸福的人,有种不一样的“心态”

    到过一个热门话题:“什么人活得最幸福?” 有一个高赞回答:“幸福最重要的秘密就是,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无论你的经济状况如何。” 当一个人专注生活,感激美好,内心就会生起满足感。 幸福其实很简单,它本是内心的一种状态。不需要拥有得太多,就可以得到。 幸福不在积攒,而在一呼一吸之间。幸福的人,有种不一样的“心态”,难怪越过越舒坦。 幸福的人通常都有以下表现 0…

    2022-11-17
  •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事「有关梅兰芳的生平事迹」

    1949年6月,一群艺术家应邀赶往北平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随后他们接受了毛泽东的亲自接见。毛泽东同这些艺术家们一一握手问好,当毛泽东走到其中一个人面前的时候,突然停下了。毛泽东看着这位艺术家,半开玩笑地说道:原来是你啊!我久闻你的大名了!你知道吗,在中国,我毛某人的名声可没有你大啊!某种程度上说,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夸大,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中即使…

    2023-06-15
  • 冰心的文章有哪些(冰心的散文集美文摘抄)

    《笑》 作者:冰心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

    2022-11-08
  • 做真正的自己,过想要的生活

    最近迷上了淘宝购物。我喜欢买一点自己心仪的小东西,给生活带来一些乐趣。在这过程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只要你搜索了什么商品,淘宝上就有无数有关这些商品的推送。相信你也有类似经历,你在手机上点开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之后你手机上就会出现更多的类似的推送。我在一篇文章里了解到到这种现象叫“信息茧房”。 系统的推送,都集中在我们关注的领域,长此以往,我们接触的信息越…

    2021-04-2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