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听别人闲谈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提笔忘字”。虽说每天都接触字,但是用电脑和手写最大的区别是,电脑打字更在意的是内容本身,而不是字本身。看着屏幕上的前一个字,脑子想的是接下来的后一个字,要怎么把这些字串成句子,再把句子串成段落,最后构成文章。至于对每个字的关注,已经彻底忽略了。
我想和我一样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写中国字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你有思考过应该怎么解决吗?我这里有三个自我感觉比较有效的方法,想和你分享。
01、将手机上的拼音输入法换成汉字手写版
我们日常接触手机的时间,恐怕已经位列第一了。每天用手机打的字加起来,可能比说的话还要多。一些社恐代表往往属于打字如写论文,说话如哑巴。口语表达上的交流障碍,让打字这件事变得更加普遍。既如此,何不趁此机会多写写字呢。
我发现尽管相同的时间花费在微信上,但是父辈明显比年轻人忘字程度低。这里面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是父辈仍旧选择传统的书写版方式,而年轻人自然是用拼音输入法。从速度上来看,手写式肯定要慢很多,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笔一划写下的字,是在加深对这个字的印象。这时候大脑对汉字的判断是有效的,只不过形式是从纸上转移到新媒介上。
你不妨试试,尤其是回复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时,多和汉字有个亲密的接触。在各种电子设备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后,不要指望依靠谁来帮助你规范一些不良习惯,也不要抱着它消失的那天再开始纠正自己。恐怕电子设备只会介入的更深,而这也是考验人类是否自律的时刻之一。
02、读书时顺便抄书
在手机上“写字”,当然不是防止提笔忘字的最佳方式。
防止提笔忘字的方式,还是要多在纸上写。尽管很显然电脑打字更有效率,就像王蒙老师所说,假如没有电脑打字,他不一定能完成那么多作品。电脑自有它的价值和存在意义,但在用电脑工作之外,多读书一直为人们所提倡。因此,我能想到的防止提笔忘字的方法,抄书是其一。
中国汉字确实高级,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我总认为他们的作品只属于中文。譬如木心先生和张爱玲,还有前不久喜欢的朱西甯先生,包括很多雅致的散文和诗歌,假如翻译成外文,那么意境全无啊。最典型的是《红楼梦》,文字已经用到极致了,一字(词)多义的内涵恐怕外文没那么精深。对于这点——汉字的高深绝妙,我觉得中国人可以骄傲一辈子。
我们平时在读书时,总会遇到优质的内容。这时候你可能顶多是用各种彩笔画下来,事后可能再回顾回顾,也可能就不再回顾了。那么实际上你当时画下的好内容,随着时间也就慢慢被你遗忘了,难免可惜。面对这个问题,我的解决办法是抄书。起初我想着只是防止合上本书后再不翻开,结果抄着抄着我发觉把自己每天读的优质内容,就像写日记一样抄录下来的方法,也很有利于温习汉字。在抄录中既可以二次感悟,也可以多让笔头动动,以防拿起笔来觉得生疏。
尤其是在抄录《诗经》等一些古典文学的过程中,书里所涉及到的很多生僻字也可以一并在脑子里加深印象。尽管这些字不属于常用字,但是当你了解到每个字背后的含义,便会发觉汉字真的很深奥。它就像某个人,外表看似平凡无奇,却拥有渊博的知识。它什么都知道,只能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浅薄。
03、培养写书法的习惯
在读书和抄书之外,书法是和汉字打交道的有利门道。抄书不一定每个字都格外有模有样, 而写书法就要带上态度了。正因如此,练字这件事,显得至关重要。写一个字就是一个字,仔细观察一笔一画,放慢速度来感悟字,抱着虔诚的态度,甚至练字也要有仪式感,这是件雅事,修养性情的法宝。
我对书法的研究不深,如果从欣赏的角度来看,瘦金体仍然很让我偏爱,近来发觉柳体也很有味。向来给我感觉有个性的字,我都喜欢看。但我看字倒是达不到窦文涛的境界,他是用字来规范言行,我顶多是提醒自己每个字的正确书写方式。经常用电脑工作的我们,可能连某个字正确的笔画顺序都忘记了,而这确是每个人最初将汉字写在田字格上,最重要的事。
按照我的习惯,如果每天工作比较忙,没有大量时间的前提下,我会拿出字帖,静下心来临摹一篇。不一定用毛笔,钢笔也可以,关键是写的过程中,让自己沉浸在安宁的状态,心里只有笔下的字,感受它的走势,让气息随笔端自由运动,将手的动作与气的游走融为一体,那时候的身心格外轻松,仿佛时间已经静止一般。
写书法的最高境界当然不是防止提笔忘字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在逐渐走向高级的过程中,利用和汉字亲密相处的机会,多写几遍,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百遍,不如写一遍。
以上三个方法对我都比较有效,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推荐推荐?像汉字这么珍贵的文化,我们可千万别丢了。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0313.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