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一句(原句出处及背后的故事)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一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原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前一句(原句出处及背后的故事)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公元772年出生,祖上是有名的中山靖王刘胜,汉朝皇室血统,和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同宗。

刘禹锡小时候聪明过人,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几乎所有的唐代名诗人,少年时期几乎都表现出在诗歌上面的天赋,刘禹锡也不例外。

到了十九岁,刘禹锡外出游学,唐朝时期的文人士子都有游学的传统,其实就是出去见世面,拉关系,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基础。所以游学的地方,往往都是人脉资源最丰富的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

因为才华出众,不到二十岁的刘禹锡在长安、洛阳一带的文化圈子中呼声很高,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年少成名,个人品牌已经建立起来,接下来就是参加科举考试,正式进入仕途了。

公元793年,22岁的刘禹锡进士及第,和他同期考中进士的还有柳宗元。

什么样的关系能够称为铁哥们儿?——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刘禹锡和柳宗元虽然不是同窗,但是古代只要是同期进士,就算是同学了。所以早年间,刘禹锡和柳宗元关系很好。

两年后,刘禹锡通过吏部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开启官场之路。三十一岁,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不久当上了监察御史,荣升为京官。

唐顺宗继位之后,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主持新政改革。因为触及到藩镇、宦官和其他官僚集团的利益,改革因遭受反对而失败。公元805年,唐顺宗因此被逼退位,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

一直到公元826年冬天,刘禹锡应召回京,在扬州这个地方遇到了同样被贬斥应召回京的白居易。在宴席上,白居易很为刘禹锡所不平,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他叫屈: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为了答谢白居易的深情厚谊,刘禹锡提笔写了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为回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早年间和柳宗元关系比较好,到了晚年,却和白居易走得比较近。白居易也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和刘禹锡同一年出生,两个人的命运也极为相似,在仕途上一直郁郁不得志。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为上书言事而被贬。

刘禹锡和白居易,两个人惺惺相惜。在相逢的席上,白居易拉着刘禹锡的首对他说:

刘君啊,你为我斟满了酒,我那桌筷子敲打着碗碟,给你吟唱一首诗歌。就算是像你一样有才华,名满天下,但是命不由人,不得重用,有什么办法呢?

抬眼望去满朝文武都是风光不已,只有你,真正有才能的人却独自落寞失意。朝中之人,频频升迁,只有你,遭遇种种不幸,壮志难酬。你才华高名声大,按道理说遭受一些挫折也正常,但是遭到贬谪的二十多年,你的曲折磨难也太多了!

好朋友为自己抱不平,刘禹锡心里自然感慨良多。他很庆幸在自己遭遇不幸的这二十多年来,还能给结交到白居易这样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刘禹锡接着白居易的话,继续说道:

白君啊,感谢你对我的理解。我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破败的地方,虚度过了二十三年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三年呢?听到笛声,想起以前的朋友们,有的已经去世了,回到家乡,恍若隔世,物是人非之感顿生。

但是有何办法呢?命不由人,我们应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你看那沉船的旁边,有千艘帆船飞驰而过,那已经枯焦的老树前面,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唱的诗歌,我心里很感动,又燃起了振奋的精神。来,我敬你一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虽然为二十三年以来的贬谪生活充满了惆怅和感叹,但是却又显得风轻云淡,潇洒自如。既然命不由人,何必苦苦纠结于功名利禄呢?对于仕途的沉浮,刘禹锡没有抱怨,而是以豁达的胸襟,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河流不会因为一艘沉船就干涸,春天也不会因为一棵枯树而离开。我们要尊重万事万物的变化,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接受变化的过程,没有比较计较于一时的得失,还是要收拾好心情,再次选择出发。

相对于白居易为刘禹锡鸣不平的诗歌,很显然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歌更上一层楼。这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得以传唱千古的原因。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0427.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2-11-12 下午8:05
下一篇 2022-11-12 下午8:07

相关推荐

  • 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其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在这一天,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人们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来欢度端午,祈求安康。 而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相信很多人的印象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端午节吃粽子最早是为了纪念谁?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

    2022-09-21
  • 精明的女人特点和性格分析,人聪明不聪明一看就知道!

    01.你知道做一个精明的女人是什么感觉吗? 精明这个词和诡计多端有本质区别。作为一个中性词,精明更多的是用来形容人的思维方式。 所谓胸中有谷,眼中有山川,就是这样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理解女人。 平静的水面下,潜伏的是深不见底的海洋。里面有起伏,表面没有痕迹。 因为这种意愿,有些人会害怕和城府深的人相处。担心,在你不注意的时候,会被对方伤害。但实…

    2023-08-03
  • 《论语十二章》课文原文及翻译(附:一句一译)

    《论语》十二章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一篇课文,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句,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了解各则语录内容是学习这篇文章的第一个层面的目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

  • 灰姑娘的作者是谁?灰姑娘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灰姑娘》也音译作《仙杜丽拉》或《仙杜瑞拉》。灰姑娘是一个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原在欧洲民间广为流传,后来才由法国作家夏尔·佩罗和德国的格林兄弟加以采集编写。 《灰姑娘》是一个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原在欧洲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由法国作家夏尔·佩罗和德国的格林兄弟加以采集编写。灰姑娘也是这一故事的主人公。该故事在世界各地流传广泛,亦拥有许多不同版本,各版本之间有时差别很…

    2023-10-13
  • 圣经经典故事:亚当夏娃的儿子

    起初,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式用尘土造了亚当,看他孤独就让亚当沉睡,取了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并告诫他们,园中的果子都可吃,只是有一颗树上的果子不可吃,这棵树叫分别善恶树,吃了必定死,当时上帝创造的万物中,蛇比较聪明,它引诱夏娃说,吃了不一定死,夏娃也看到那棵树上的果子诱人眼目,就摘了一个吃了,也给亚当吃了,瞬间他们的眼睛就明亮了,看见自己赤身…

    2022-11-0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