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最完整版)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经典,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共一卷,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此经在西藏甚流行。近代又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心经》书法

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译文:

观世音菩萨,修行心经至无色无空之境时,生出妙智妙慧,洞察到一切物质、感受、思考、行为、认识都是虚幻的,于是超脱了一切的身心的痛苦不安,达到了彼岸之地。

佛对弟子舍利弗说:一切有形有相的物质是外色,一切感受、思考、行为、认识是无相之相,是内色。色是没有独立的自性的,是其他的一切因缘和合而促成的,离不开其他的一切。故,色是因缘而生的,是无实体的,是幻有的,是不可得的,是性空的。色跟空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是一个,不是两个。这个空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是幻有而究竟不可得,是性空的。

又对舍利弗说:法是心中缘起的赖于五蕴而生的道理。五蕴是空的,则法无可生,也是空的了。法无可生,则无可灭。因为不生不灭,则垢净、增减、长短、是非、好坏、来去等相对的事物无生无灭,是本来虚幻的,是无二的,是世人以幻有为实有而生的执念(这是凡人摆脱烦恼的挂碍),就没有分别得必要了。

所以,空中没有物质、感受、思考、行为、认识五蕴诸法,六根、六尘、十八界也都是本来空的,是因缘生的,是不可得。

修持所得佛果有四种:缘觉、声闻、菩萨、佛。无明是十二因缘法的第一个环节,老死是最后一个环节。缘觉罗汉执于十二因缘,而被其所挂碍,不知十二因缘其实是空的,是无实体的,却硬用功去消灭无明和老死,以免于十二因缘流转,摆脱三世轮回之苦。佛说十二因缘都是空的,要扫除一切执念,明白因缘起而性空的真谛就可以了悟生死,得以解脱。苦、集、灭、道是四个重要的真道理。苦是一切身心的痛苦和不安,集是招致一切苦的原因,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这讲的是因果报应,教人想断灭苦恼之根,产生出离心。灭是断灭一切产生世间诸苦的根源,即消灭自己的罪业,达到涅槃,道是灭罪业所依循的一定的方法。声闻执于四谛之说,用功变易生死,被四谛法见挂碍,佛说,苦集灭道这四谛都是本来空的,是一时缘生的,不必执取,便无挂碍了。智是般若,是妙智妙慧,得是所证得的佛果,菩萨修六度万行之法,上求法于诸佛,下普化众生,自己修行得利益,又以利益泽润他人。智慧非凡,功行很大。佛说,妙智妙慧本就在人心中,凡人执幻有以为实有,迷失本心。所以没有有知的大智,也没有证得的果德,菩萨不过是回归了性空的本心。倘若以为有般若可修,有果德可得,则又是执念,又成迷妄了,这是菩萨的挂碍。以上所说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六度万行都是空的,众生以执有为病,证有为幻有、为空,则执有之病既除,空也除了。修行者似有所得,仔细推求,实无所得。佛果是无所得而得的。

能度众生的大菩萨,因为修行心经,了无物欲牵挂,心空无碍,因为没有挂碍,能包罗万有,无执心,无得失之惧,远离不安和妄想,得到无余涅槃的果德。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是因为修行心经,才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极佛果。

所以说,心经是无所不包无所不通咒语,能照彻长夜痴暗,一切皆空,没有一种佛法能超过它,也没有一种佛法能与它匹敌。依此修行,能破一切烦恼,这是真的,不是空说。

持念心经咒语就这样念:“度人啊,度己啊,度到彼岸去啊,大家度到彼岸去啊,快快证得菩提啊!”

心经全文注音及翻译:

guān zì zài pú sà 。

观 自 在 菩 萨 。(译文:观音菩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译文: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

照 见 五 蕴 皆 空。(译文: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

度 一 切 苦 厄 .(译文: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译文: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sè bù yì kōng .

色 不 异 空。(译文:形相不异乎空间)

kōng bù yì sè 。

空 不 异 色 。(译文:空间不异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译文: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kōng jí shì sè 。

空 即 是 色。(译文:空间等于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受 想 行 识.(译文: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yì fù rú shì 。

亦 复 如 是。(译文:都是一样的)

shě lì zǐ 。

舍 利 子。(译文: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

是 诸 法 空 相 。(译文: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

不 生 不 灭。(译文:不生不灭)

bù gòu bù jìng 。

不 垢 不 净。(译文:不垢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

不 增 不 减 。(译文:不增不减)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无 色。(译文: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

无 受 想 行 识 。(译文: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译文: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译文: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wú yǎn jiè .

无 眼 界。(译文: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

乃 至 无 意 识 界 。(译文: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

无 无 明。(译文:没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

亦 无 无 明 尽 。(译文: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nǎi zhì wú lǎo sǐ 。

乃 至 无 老 死。(译文:直到没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

亦 无 老 死 尽。(译文: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wú kǔ jí miè dào

无 苦 集 灭 道 。(译文: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wú zhì yì wú dé 。

无 智 亦 无 得.(译文:不用智慧去强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

以 无 所 得 故 。(译文: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

菩 提 萨 埵。(译文:菩萨觉悟之后)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译文:依照心经)

xīn wú guà ài 。

心 无 挂 碍.(译文:心中没有碍)

wú guà ài gù 。

无 挂 碍 故。(译文:由于没有碍)

wú yǒu kǒng bù .

无 有 恐 怖。(译文: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

远 离 颠 倒 梦 想。(译文:远离颠倒梦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

究 竟 涅 盘 .(译文:最后达到彼岸)

sān shì zhū fó 。

三 世 诸 佛。(译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译文:依照心经)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译文: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 三种佛果)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译文:所以说心经)

shì dà shén zhòu 。

是 大 神 咒 。(译文: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shì dà míng zhòu 。

是 大 明 咒。(译文: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shì wú shàng zhòu 。

是 无 上 咒。(译文:是无上的咒语)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

是 无 等 等 咒。(译文:是最高的咒语)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

能 除 一 切 苦.(译文:能除一切苦 )

zhēn shí bù xū 。

真 实 不 虚 。(译文:不是骗人的 )

gùshuō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译文:所以说心经)

jí shuō zhòu yuē 。

即 说 咒 曰 。(译文:其咒语曰)

jiē dì jiē dì 。

揭 谛 揭 谛。(译文:去吧,去吧)

bō luó jiē dì .

波 罗 揭 谛 。(译文:到彼岸去吧)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

波 罗 僧 揭 谛。(译文:大家快去彼岸)

pú tí sà pó hē 。

菩 提 萨 婆 诃 。(译文:修成正果)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1486.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04)
读书笔记的头像读书笔记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11-30 下午12:16
下一篇 2022-11-30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日内瓦宣言主要内容(日内瓦宣言的背景故事)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宣读的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它的主要内容,取自古希腊一位医师的誓言。这位医师名叫希波克拉底,在西方被人们尊为“医学之父”。1948年,世界医协大会对这个誓言加以修改,定名为《日内瓦宣言》。 宣言内容 “我以阿波罗及诸神的名义宣誓:我要恪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

    2022-04-27
  • 想见你只想见你,未来过去,我只想见你…

    #想见你2021# 前段时间看过一个电视剧《想见你》,就被上面的主题曲深深打动了,自此,就一直很喜欢这首歌。 有人说,喜欢一首歌,是因为里面唱着你的故事。可惜,它唱的不是我的故事,只是影响了我的心情。 2020年,就这样过去了,它跟2019年一样,2018年2017年2016年一样,都过去了,在失去你的以后时光里,所有的年份并没有什么不同。 电视剧讲述了工作…

    2022-10-10
  • 收藏!唐朝诗词300首完整版,整理唐代古诗词大全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唐诗题材宽广、流派纷繁、风格多样、作者普及、流传广泛,前人不及、后人也只能望其项背。不论是政治生活、咏史抒怀、深宫闺怨、边塞烽火、田园山水、爱情恋曲、羁旅游子、琴棋书画等,都能被诗歌所描述和歌咏,都涌现了上乘佳作。 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浪漫主…

    2022-04-28
  • 网络用语:达咩什么意思啊?

    达咩是一个网络流行词,中文音译da mie,是一种日语的口语表达方式,意思是“不行”、“不允许”。这个词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通常用于表达拒绝或否定的态度。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喜欢使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达咩这个词之所以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能够快速传达出自己的态度和意愿。同时,这个词也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轻松感,能…

    2023-11-08
  • 读《子夜》有感

    在老师放映了《子夜》影片后,特地去看了书籍,看完以后,我不禁感慨:往往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不是漫长的深夜,而是微露朝意却依旧遥遥无期的子夜。 《子夜》所概括的社会生活纷繁万状,世事如波此起彼伏。场面如链交叉呈现。人物如星忽闪忽逝。 但整个人物事件的展开又井然有序,纷而不乱。其中表现的社会变迁的复杂,可以说是完整概括了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宏伟构思,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现…

    2022-09-2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