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曹绍夔捉怪》原文、翻译及注释

《曹绍夔捉怪》原文

曹绍夔为太乐令,享北郊。监享御史有怒于夔,欲以乐不和为之罪,杂扣钟磬,使夔暗记之,无误者,由是反叹服。

洛阳有僧,房中有磬,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磬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磬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选自北宋·王谠《唐语林》)

文言文《曹绍夔捉怪》原文、翻译及注释

《曹绍夔捉怪》译文

曹绍夔任太乐令时,有一次在北郊举行祭祀。监督祭祀的御史与曹绍夔有不愉快的事情,想用奏乐不和谐给曹绍夔增加罪名,御史胡乱敲击钟磬,让曹绍夔在心里记住它,曹绍夔准确无误地演奏出来,因为这件事御史反倒佩服起曹绍夔来。

洛阳有一个僧人,房间里有一个磬,每天总是自动发出声音。僧人认为有妖怪,害怕进而生了病。求助有法术的人用各种办法禁止磬再发出声音,最终都不能使磬停止发出声音。曹绍夔与僧人是友善的朋友,前来问候他的病情,僧人把事情全都告诉给曹绍夔,一会儿,房间外面敲响了吃斋饭的钟,房间里的磬又响起声音来。曹绍夔笑着说:“明天可以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我会替你解除这个烦恼。”僧人虽然不想念曹绍夔的话,但是希望他的方法有效,于是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用来招待曹绍夔。曹绍夔吃完之后,从怀中取出一把锉刀,在磬上几个地方锉了几下,磬的响声就不再响起。僧人一再追问曹绍夔原因是什么,曹绍夔说:“这个磬与外面的钟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敲击那个,这个就应声响起来了。”僧人非常高兴,他的病也痊愈了。

《曹绍夔捉怪》注释

(1)太乐令:掌管国家祭祀用乐的官员。
(2)享:祭祀。
(3)罄(qìng):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
(4)子夜:在深夜。
(5)辄:往往。
(6)术士:有法术的人。
(7)百方:用很多种方法。百,这里指很多的意思。
(8)已:停。
(9)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好。
(10)适:恰逢,
(11)俱:全部。
(12)俄顷:不久。
(13)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
(14)复:又。
(15)盛馔:丰盛的食物。馔:菜肴。
(16)当为除之:当为汝除之的省略句,省略宾语。
(17)冀:希望。
(18)效:有效。
(19)力:尽力。
(20)置:准备。
(21)讫:毕。
(22)锉:锉刀。
(23)处:地方。
(24)绝:停止。
(25)苦:竭力。
(26)所以: ……的原因。
(27)律合:指频率相同。合,应和。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450.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5)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10-19 下午8:00
下一篇 2023-10-19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孝亲敬老的古诗大全)

    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双亲。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啮指心痛的故事:“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 故事中的“啮指心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

  • 《庖丁解牛》原文、注释及翻译(精读版)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

  • 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贾岛最经典的8首诗)

    贾岛(779—843年),字阆(làng)仙,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人称“诗囚”又称“诗奴”。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 贾岛二十岁左右,甚至更早年纪就出家当了和尚。贾岛早年出家普遍认为是出于生计,因…

  • 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兵不厌诈”最准确解释

    兵不厌诈(bīng bú yàn zh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兵不厌诈指用兵不厌嫌诈术;比喻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谓语。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兵不厌诈”。 成语故事…

  •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夕古诗的意思)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