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江晴寄友人》 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⑴,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晚春江晴寄友人》 原文、注释及翻译

【注释】

①绮(qǐ):本义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引申为漂亮、华丽、精美。

【译文】

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风吹青了河边的芳草,绿油油的一片,顺着河畔延伸开来。现在还不是望乡思家的时候啊。

【赏析】

诗人擅长写景,更擅长在明丽的景色中抒发真挚的情感。此诗正是如此,以写景为主,情蕴景中,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晚日低霞绮”,夕阳西下之时,含山渐隐,天上的云霞在夕阳的照射下色彩斑斓、绮丽多姿。诗人用了一个“低”字,以画龙点睛之笔,将云霞随着夕阳西落而渐渐下行的趋势描绘出来,同时用“绮”字来统贯这下行中的云霞之景,真切生动。

“晴山远画眉”,远处的青山若隐若现,一抹绿意好像美人的画眉一般苍翠。这句诗中诗人用一个“远”字和上句的“低”字对应,只有远处的青山才会看来似一抹,如“画眉”,同时诗人用“画眉”形容“晴山”,将远景瞬间拉到眼前,让人对“晴山”的意境有了更为切实的感受。

诗人先写远景:“晚日”、“晴山”,视线由远及近,再看看身边的近景,“春青河畔草”,春风吹拂过河畔,万物复苏,连草都是绿油油的一片。“青”字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表现“河畔草”在“春”风的吹拂下,青翠一片,瞬间让整幅画面飞扬起来,动感十足。

远景和近景连缀而成此地的自然景观,写景后俨然该抒情了,“不是望乡时”,将诗人的情感推至高潮。诗人表面上说这不是望乡的时候,可是这“晚日”、“晴山”和“青草”的细致描写,恰恰无处不在表现此时正是“望乡时”。诗人在这最后一句诗中以反语言之,可谓不言望乡而望乡之情弥深。

前三句都在写景,自然清丽,后一句言情,使景中情更深沉,使情中景更悠远。从“晚日”到“晴山”,再到“青草”,最终以“不是望乡时”作结,以乐景写哀情,工巧雅致,使前面的景色中更富有“思乡”的情感折射,和谐统一,浑然天成。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477.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10-20 下午8:02
下一篇 2023-11-02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体现了什么人生哲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公元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公元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故,这首《钱塘湖春行》一般被认为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全诗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

  •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着 同:著)(玉鉴 一作:玉界)(肝肺 一作:肝胆)(沧浪 一作:沧冥)(尽挹 …

  • 四年级必背古诗大全(附:译文)

    1、《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 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 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2、望庐…

  • 关于梅兰竹菊的诗句(描写梅兰竹菊的诗句有哪些)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

  • 古诗《赠刘景文》的意思全解、翻译及注释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是一个官,也是诗人的朋友。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