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中秋夜》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中秋夜》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

赏析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808.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4-01-15 下午6:54
下一篇 2024-01-15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描写月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诗词是我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古代文学载体,诗词中描写得最多的元素,非明月莫属,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诗人,不管是豪放派词人还是婉约派词人,面对同一轮明月,他们都抒发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描写月的古诗有哪些呢?下面带你了解关于月亮的简单古诗10首。 一、《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关于诗人刘禹锡的资料、代表作及文学成就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人氏(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 杜牧最有名的十首诗(杜牧的主要作品是什么)

    静品杜牧之诗,清丽俊逸又有卓越含蓄之姿,是以,最爱他笔下的江南烟雨,青山隐隐水迢迢,带来片刻的美好安宁。江南之外,有哲理,有情深,无论哪一种都别有一番韵味,也永远不忘,扬州三生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纷纷”不禁让人想到“天街小雨…

  • 描写花的诗词100句,在文字中,感受灿烂春天!

    春天是一个灿烂的季节,桃花、杏花、梨花争相开放,汇成一个花的世界。 走出城市,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中,眼看着眼前红的、白的、紫的花,莫名心情就很好。 也许,你还不能走到自然中,还好,我们有诗词。 100句关于春花的诗词,在文字中,感受灿烂春天! 北方没有桂树,但是有满院海棠花, 月廊如水, 海棠树下饮酒做梦是人间头等风流事 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形容莲花的高雅的诗句)

    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给炎炎的夏日带来一丝美丽的色彩。 在某一个午后,我们于阴凉处,品一杯清茶,读一卷荷花诗词,让诗意的荷花带来夏日的清凉。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 …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