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中秋夜》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中秋夜》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

赏析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808.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4-01-15 下午6:54
下一篇 2024-01-15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鸟鸣涧》的拼音版古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

  • 有关春的诗句摘抄大全(形容春天的诗词名句)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最令人期待的季节之一。在这个季节里,大自然开始苏醒,万物开始复苏,草木破土而出,花开满地,一切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春的诗句大全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 3、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4、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

  • 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故事讲述了有人想要向北走,但他的马却向南跑,结果他越走离目标越远。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仅仅是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协调问题,更涉及到人生方向、价值观以及自我认知的层面。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动与目标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的行动应该与我们的目标保持一致。如果我们的行动背离了目标,那么…

  • 描写雪的古诗20首(中华诗词经典诵读)

    雪是大自然赐予冬季最美的精灵,雪是飞舞在天际中的人间使者,雪是心中寒冷冬季的唯一点缀。 许多关于雪的故事与想象,镶嵌在我们的记忆中,闪烁着深深浅浅的无法抹去的色彩。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里的“千树万树梨花开”,晶莹剔透的雪花在诗词文章中纷飞了百年千年。 1、《对雪》 高骈 〔唐代〕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

  • 古诗《江行无题一百首》原文及赏析(作者: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是唐代诗人创作的组诗作品,《全唐诗》将此诗收录于钱起名下,又录于钱珝诗。宋人考诗系迁谪途中杂咏,而钱起无谪宦事,而钱珝有自中书谪抚州的经历,认为钱珝是诗作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钱珝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的一组写景诗,主要描写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同时作者也对中晚唐时期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表示深切的同情。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