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兵不厌诈”最准确解释

兵不厌诈(bīng bú yàn zh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

兵不厌诈指用兵不厌嫌诈术;比喻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谓语。

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兵不厌诈”最准确解释

成语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兵不厌诈”。

成语故事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成语寓意

战争是对立双方的互动过程,一方的行动定然会引起对方的反应,而“诈”在心理学上就是通过给敌人制造错觉,以假象混淆视听,从而扰乱敌方的心智,达到迷惑敌人,使其上当受骗的目的,让敌方对自己的防备产生松懈心理,而后再抓住有利时机,争取自己行动的成功。

成语告诉人们,虽然一个人在做事时,虽然要以信取誉;但同时也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所谓兵不厌诈,就要在对手没有防备的地方,用对手没有想到的力、式进行攻击,这是战胜对手的奥秘。只要谋略得当,弱者也能反败为胜,成为王者,这种以弱胜强,以少赢多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缺少。

词语造句

在商业谈判中,有时也需要采取兵不厌诈的策略,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己方的条件。

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运用兵不厌诈的策略来战胜对手,比如使用假动作迷惑对手,或者通过偷袭的方式取得胜利。

在古代战争中,兵不厌诈的策略被广泛应用,比如通过派遣间谍来获取敌方的情报,或者使用疑兵之计来吓退敌人。

兵不厌诈,击敌三分,留七分。此句强调了战争中要用计谋和策略,不要过度依赖武力,要保留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815.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4-01-05 下午8:01
下一篇 2024-01-15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重阳节诗句古诗大全(关于重阳的诗词)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一年重阳时。重阳,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千百年来,重阳节的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民俗中,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 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绘了恬淡幽静的山野风光。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抒发了登临高处的畅快心情。“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江边枫落菊花黄,…

  • 形容美好的诗句大全(唯美优美的古诗词推荐)

    陈与义是宋代洛阳人, 少年时,就会写文章, 许多人佩服他, 一群年轻人,常常宴会雅集,不亦乐乎。 后来,金兵南下,北宋灭亡, 陈与义流亡到了南方, 不复年轻时的快意潇洒, 数度流离,饱尝艰辛。 人生暮年的他,回忆起年少时的美梦, 写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名句, 读一遍,就让人惊艳。 诗词中,类似这样的名句,还有很多。 12个美得不可方物的诗词, 读一…

  • 落日余晖的唯美古诗词(赞美落日余晖的惊艳古诗)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傍晚的落霞流光溢彩,绚丽多姿,是如此的美丽,恰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有着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宁静致远,也有张耒诗中“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深远空阔。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晚霞,寓意无穷,为诗人赋予思想,寄托着诗人们内心的情感。落日余晖的唯美古诗词有哪些?一起来看看诗人笔下的晚霞,在古诗词中领略自然美景! 《…

  • 《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及赏析(稚子弄冰诗意)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

  • 《秋夕》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夕古诗的意思)

    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