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清明节十大传统风俗习惯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不同的是,这一天还是我国的一个有着纪念意义的传统节日,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清明一到,天气渐暖、春暖花开,万物生长,那么,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图片故事:扫墓祭祖
图片故事:扫墓祭祖

1、扫墓祭祖
清明节的风俗最隆重的是扫墓祭祖,俗称“上坟”,每到这一天,及时离家在外的游子们一般也要回老家给自己去世的亲人上坟,扫墓,表示怀念和哀悼,并给他们送去纸钱,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使用,古代就有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示哀悼亲人之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踏青郊游
踏青郊游

2、踏青
踏青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清明时节,所以我国多年来一直有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近年来,全国各地会根据不同的气候开展一些花卉节、采摘节,为人们外出郊游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片故事:清明插柳
△图片故事:清明插柳

3、插柳
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到清明节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面都要插上柳树的枝条,小孩子们则会编个柳条帽戴在头上。

图:放风筝
图:放风筝

4、放风筝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放风筝本就是春天人们最喜爱的活动,清明节放风筝也是风俗之一,有的地区还会组织风筝节,小孩子们放风筝时,可以等风筝越飞越高的时候剪断手中的线,让风筝自由飞向蓝天,据说有辟邪消灾,带来好运气。

荡秋千
荡秋千

5、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恒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

射柳比赛
射柳比赛

6、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是我国清明节的古老习俗之一。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蹴鞠

7、蹴鞠
蹴鞠,也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指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斗鸡活动
斗鸡活动

8、斗鸡
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可见玩兴极浓。

植树
植树

9、植树
清明节种树来源于丧葬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封建统治者就开始在坟头。据《礼记》中所述,圣人孔子就曾在四方云游之前,为了将来能够确认辨认祖坟,就在其父母的坟头种植了松柏。不过,这个时候植树和清明节还并未联系在一起,植树和清明节彻底融合则是在汉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天气也越加暖和,树木万物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图片故事:民间蚕花会
图片故事:民间蚕花会

10、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后记:清明节,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不论朝代更替、世事变迁,它始终扎根在人们心里,代表着人们最朴实的情感,随着社会发展,清明节是更多在外漂泊之人的一个心灵归宿,更代表着一种乡愁,始终谨记“祖上几何,我从何处来”。以上内容即是清明节十大传统风俗,你还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欢迎在下方留言补充。

链接:https://www.yyinn.net/2255.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3)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19-04-04 下午3:59
下一篇 2019-04-05 下午7:58

相关推荐

  • 图片故事:鲨鱼与鱼群,来自海底深蓝的心灵震撼

    「图片故事」一张壮观的水下照片,展示了鲨鱼与鱼群截然不同的一面。鲨鱼在鱼群之间的游动,鱼群纷纷为它开路,海洋霸主就是不一样!

    2019-08-30
  • 图片故事:古代最帅的皇帝慕容冲

    「图片故事」慕容冲(359年—386年),鲜卑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有“第一美男”之称。相传他俊美的容颜,将北国江南所有美女都比没了,而道教则传其为凤凰星君犯错被贬下人间受劫。 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冲及其兄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慕容冲12岁,亦有龙阳一样的姿貌,苻坚又宠幸他。姐弟独占宠爱,其他的宫女全都失宠。男风“在…

    2019-08-02
  • 望平安!青海玛多7.4级地震 汶川震后至今最强震

    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此次地震是我国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最强地震,已造成两高速公路大桥塌陷,国省干线严重受损、变形、隆起。 此外,5月21日晚,云南大理州漾濞县连续发生20多次地震,其中多次震级超4.0级,最大一次震级为6.4级。地震已造成3人死亡,27人受伤。 客栈笔记:疫情反反复复,地震又接踵而来。我们都不知…

    2021-05-22
  • 图片故事:每个宿舍都有一个这样的人

    如图,你上了学校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原来有很多不那么为别人着想的人,而你从小被教育得来的素质,却不允许你以同样的“吵闹”回应别人。 客栈笔记:每个宿舍里都会有这样的人,有的不顾及他人、有的又生怕打扰别人。从价值观的方面去考虑,后者的行为毋庸置疑这是对的,但也不能盲目的这样想,否则就会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习惯性的讨好别人,妥协于人,最终却委屈了自己…

    2020-03-27 图片
  • 图片故事:网吧里的父亲

    也许你长大了,也许你不再害怕父亲的恨铁不成钢,但有一种爱始终就叫父爱。

    2017-12-1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