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很好的老师吗,好到能改写命运的那种

图:记忆中的教室
图:记忆中的教室

高三的时候,我的数学极其糟糕。
数学课上老师问听懂了没有,整个班级都在点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唯一的弱智。下课找老师问,老师讲了两遍我还是一脸茫然,他便转向讲台周围的其他同学了。虽然那一抿嘴一皱眉只是一瞬间,我还是明白,我给人添堵了。

毕竟这是高三,下课只有这十分钟,老师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也不是没试过补课,可是我在数学上实在毫无天赋可言。从高一开始去过几个补习班,包括曾经科任老师的周末小灶,都毫无用处。问题还是一样,所有人都听懂了,除我以外。
情绪起伏也很大,抗拒学习,每日咒骂数学咒骂应试教育。可骂完又很无助,我考不上大学,因为我太蠢了。

有一天父母的同事又介绍了一个退休的数学老师,据说教的特别好,让我去试试。
其实我不抱什么希望,问题从来就不是老师不够好,而是我太笨。
死马当活马医,我还是去了。

老师住在学校对面的教工宿舍,就是我们高中的退休老师。那是个很多年的老小区,墙壁上都爬满了爬山虎,郁郁葱葱的。
新老师是个很和蔼的老头儿,笑呵呵笑着把我引进屋。师母是个头发花白的圆脸老太太,把我引到餐桌边上,转身去拿了一套茶具,要给我泡茶。

我吓得站了起来,岂有老人家给我泡茶的道理。我慌忙摆手,说我是来补课的学生。
师母笑呵呵地来拉着我坐下,手掌粗糙而温暖。
“学生就不能喝茶了吗,来家里的都是客人嘛。”

后来老师笑我,说那天我全身紧绷,一脸准备受刑的表情,他就没见过这么怕数学的。

我的抵触和烦躁落到了空处,因为暂时还不需要打开数学书。我叹着气说我真的学不会,老先生摇头说我不信。
我说老师你一会儿就信了,每一个数学老师都会被我气得不耐烦。
老先生展颜一笑:我跟你讲哦,我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我的脾气超级好,你一会儿也会信的。
师母呢,抿着杯子里的茶水,笑吟吟地看着丈夫,似乎天经地义地相信他说的每一个词。

这位老先生,真的是我至今见过的,脾气最好的人。
我掏出习题册,从第一道选择题问起。我想起另一个补习老师曾经跟我说,高三了你连基础题也不会,不然趁早算了。可今天的这位老师,脸上的笑容一点未变,他说好,你听我慢慢说。

第一遍,我听不懂。
老师问我哪儿听不懂。
我指了指草稿纸上的一行:这儿。
他拿过我的课本,哗啦哗啦一翻,指着书页说,呐。

居然不是我习惯的“连公式都不懂还学什么数学”。

后面的题目越来越难,一遍不懂,两遍不懂,三遍,五遍……老先生无缝切换着各种解题思路,一旦发现这一种我听不懂,就换下一种,再换下一种。我以为我的榆木脑袋至少能激怒他十次,可他温暖的眼神和缓慢的语气由始自终。
那天告别的时候,老先生说,你是X中的吧,有问题下课随时来问我哦,别客气。

我怔在原地,没敢答应。补课是麻烦人家付出劳动,是要按次数付钱的。可跑到人家里问道题就走,打扰老人休息不说,这不是蹭课占便宜么。
老先生又眨了眨眼:你个小孩想的还挺多,我老啦也没什么事,你就当来给我解解闷,我挺高兴的。
师母在一旁附和说对呀对呀,我们平时也没什么事嘛,多来坐坐,饿了来吃饭也行。
奇怪,老师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真的是厚脸皮,隔三差五放学就往老师家跑。落下的进度实在太多,只靠每周末补一次课,根本救不过来。
我小心翼翼地观察老先生和老太太开门时的反应,只要有半分疑似的不耐,我就会提醒自己,之前的邀请只是客套而已。

一次都没有,全是热情的微笑和招呼。
比踏进自家的门还要温暖。

后来我居然能听懂一些学校的数学课了,跟着同学们一起点头说听懂了的时候,我自己都惊呆了。
惊讶的不只有我自己,还有我的数学科任老师。我的数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从最早的大题一片空白,到做出第一题,第二题,连第三题都写满了答案……我明显察觉到了数学老师看我的目光,带着一点讶异和不解,当然更多的是欣喜。

我这个数学笨蛋,在那间窗外常有鸟鸣的老屋里,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课程。
高考数学我及格了。文科成绩一直还行,总算也考上了个预期以上的学校。都说高考差一分就是千军万马,在最后的半年里,我的成绩生生拔高了九十多分。

如果说一分就能改变命运,那多出了九十多分,无疑拯救了我的整个人生。
那之后我也不再对整个世界咬牙切齿了,那间老屋很温柔,或许世界也没那么糟糕。

我的童年并不顺利。
我的性格有点别扭,被同学们当做奇怪的人。有过很多年的暗恋,结局是无疾而终。因为数学基本0分,成绩只能班上垫底。和父母的关系一直紧张,直到今天都没能完全缓解。

听起来全是愁云惨雾,没什么好怀念的。
但,似乎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从天而降,救我于水火。比如高三时很认真地让我好好读书的女孩,比如这位永远不会生我的气的老师,比如很多其他的人。莫名其妙地,我这个怪里怪气的学渣,也有了今天的生活。

又是一年高考了,把老先生的故事写下来,免得遗忘。
为什么这么爱怀旧呢。
最近日子很难过。我习惯性地举目四顾,期盼着又有一个谁踏着云彩来救我,毕竟从前总是如此。

想啥呢。
我是个大人了。
没有人会来救我。

文/写不出稿苏见祈

本文来自作者:小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yinn.net/2671.html

(3)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19-06-11 下午11:19
下一篇 2019-06-12 下午10:09

相关推荐

  • 上大学才知道,世界上有种蔬菜叫茼蒿!

    家长所谓的孩子挑食,孩子不能不吃什么菜,大部分情况下,是他/她自己爱吃这种菜,同时他/她不能接受你不爱吃。

    2021-03-13
  • 风声鹤唳的意思是什么(风声鹤唳故事出处)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派使者到秦营,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而不是速战速决。如果…

    2022-05-30
  •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讲述的是罗文中尉在接到任务后如何将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故事,这本书写于1899年,虽然已经过去100多年,但书中主人公安德鲁•罗文所体现的忠诚敬业、尽职尽责、主动服从的精神却成为了一代代领导者的信念,也使得此书在世间流传了百余年至今魅力无穷。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人公——安德鲁·罗文是美国陆军的一位年轻的中尉,他是一位送信人。在美西战…

    2019-09-17
  • 我坚信那不是幻觉,而是一次道别

    那是一个燥热的夏日傍晚。 我跟姐姐急不可耐地扒拉了几口晚饭,就慌慌张张地端着小马扎出门,结伴步行去隔壁大队等着看露天电影。乡下的娱乐节目非常匮乏,电影放映队能来一次,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们快活得简直像要过节。我们姐弟俩必须抓紧时间,才有机会抢个稍微好点的观影位置,不至于像上次那样,全程只能看到前排男女的后脑勺。许是走得太急,半路上,我的肚子疼了起来。我把小马扎扔…

    2020-03-03
  • 十首夜曲,总有一首是属于你的故事

    当晚风拂过,夜幕像藤蔓一点一点爬满高楼,我独自坐在阳台,耳机里播放的是这个曲子。抬头望向远处,斑驳的灯光,依稀若有车流声,对啊,路旁有积雪,行人急匆匆,冬风已来,冬风寒凉。 平时经常听的十首夜曲,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夜晚,快乐的、忧伤的、难过的、幸福的日子……这些简单的旋律,总会第一时间和你共鸣,在这里,总有一首是属于你的故事…… ♬夜曲1 ♬夜曲2 ♬夜曲3 …

    2017-10-1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