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那老街的苦楝树

初中同学群,有人发了一张碎小紫花的图片,让大家猜是什么花。初见图片我就有种故友重逢的亲切感,原来那是一枝苦楝花。当我开心地告知花名,她是倍感好奇和诧异,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一问就将我的思绪拉回了美好的童年时代

苦楝树
苦楝树

穿越幽长的时空隧道,沿着深深浅浅的记忆,我又回到了童年的故乡——高士。

那时我的家住在高士的老街上,老街是散发清新泥土气息的土路面,路的两旁林立着参差不齐却古朴典雅的青砖瓦房。与青砖瓦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家斜对面矗立着高大而气派的高士合作社,合作社虽也是青砖瓦房结构,但它是那种带有木质阁楼的楼房,比民宅要高许多,兀立在那里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而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合作社是物质和财富的象征,是特权和地位的象征。那里有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更有糖、烟、酒、布匹等紧俏生活物资,是极少数有钱人和特权人的自由进出的天堂,是广大穷苦百姓不敢轻易踏足的地方

合作社的前面有块宽阔而空旷的场地,这里长着两棵高大的苦楝树。这是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好地方,它不仅是孩童们开心玩耍的乐园,更是街坊纳凉、聊天、聚会的好去处。

我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每天都会在苦楝树下留连,或吃饭、或玩耍、或混迹在大人堆里凑热闹。就这样,在四季的轮回里,我看着它蓬勃生长,看着它开花结果,看着它枝叶凋零。

每当春意渐浓时,楝树就会迅猛生长,变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它那宽阔的树冠,粗壮的小枝,秀丽的枝叶,使得整个树形潇洒大气,十分引人注目。而楝树散发出略带苦涩的独特气味,也格外引人注意。童年的我每每徘徊在树下,看着它日益粗壮高大,内心也会滋生出无限的渴望,渴望自己也快快地长大

春末夏初,每当桃花开尽,李花凋零时,楝花就不张不扬地相继盛开。那粉紫的花瓣,深紫的花蕊,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尤其惹人怜爱;那星星点点,细细碎碎,素素淡淡,粉粉紫紫的花朵,那一串串、一簇簇的花束,像颗颗繁星缀满枝头。楝花虽小,可香气馥郁,微风吹拂,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童年的我顽皮又淘气,胆大又善攀爬,有如野小子的我却总是被那一树芬芳所诱惑,总会对那串串紫色精灵生出无限的深情和向往,偶尔趁着大人不在的时候就偷偷地爬上高大的树干干着采花大盗的勾当。摘下大把的花束后,我会握在手里在小伙伴面前尽情炫耀,引得他们在我身后追赶讨要,在与小伙伴尽兴地追逐打闹后,我才开心地与大家分享。小伙伴拿到花枝后,总会开怀地笑闹着、肆意地挥舞着,宛如一群快乐的楝花天使。童年的我,就这样在楝树陪伴下,在与小伙伴们嘻笑打闹中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

楝树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也给了老街的居民最温情的庇护。

傍晚时分,劳作一天的街坊也会聚集在楝树下纳凉,或家长里短地说些闲话,或缝缝补补做些针线活,兴致高的时候大伙儿在一起唱唱歌哼哼小曲,有时村中有会拉二胡的男子也会携着胡琴前来助兴,这就将欢乐的气氛再次推向了高潮。夜深人静,曲终人散,街坊们带着一份喜悦和满足各自归去。只有楝树依然坚守在那里,细数岁月沧桑,静看人世悲欢,看着老街的人们在艰苦的岁月里,依然苦中作乐,依然将清贫的日子过得鲜活而生动,充实而快乐。

到五月中旬后,楝花渐谢,那星星点点的紫花会飘落一地,像散落一地的繁星。我们有时开心地捡起花儿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将鼻尖贴近贪婪地吮吸着花香;有时也双脚踏在落花上欢快地跳跃,让双脚沾满花瓣、沁满花香。楝花满地时也有大人前来收集,然后晒干收藏以备不时之需,因为楝花是一味上好的中药,具有疏肝泻火,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极差,缺医少药更是常态,勤劳智慧的人们会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去解决生活的困难,而楝花这味神奇的中药自然就成了抢手的宝贝。

楝花谢后,楝果渐生,那一枚枚一串串青翠碧绿的小楝果挂在枝头,隐匿在翠绿的枝叶中。等时日渐长夏阳正炙时,楝果也一天天长大,变得青翠圆润,像串串翡翠坠满枝头,好不惹人怜爱。到了深秋时节,阵阵秋风袭来,楝果出由青变黄,在秋风扫落叶后,一串串金黄的楝果,像一串串金色的小铃铛,挂在枝头在秋风中摇曳,煞是可爱,格外吸引人的眼球。而楝果长大后,我们这些小顽皮们又有了新的玩具,我们爬上树枝采摘,然后当作子弹相互投掷打闹。偶尔也有贪吃鬼禁不住那可爱楝果的诱惑,会咬上一口,当尝到那苦涩麻麻的滋味时就立马吐出,呸呸地大吐口水,并伸长舌头做着鬼脸,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楝果有毒,人虽不可食用,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它同时又是一些鸟儿的美食。

楝果成熟的季节,也是灰喜鹊,白头翁等那些以楝果为美食的鸟儿收获的季节。这时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枝头欢呼雀跃,举行一场盛大的美食盛宴。它们啄食着楝果,在叽叽喳喳争论不休,似乎是在品评果子的香甜味美,又似乎在为楝树高唱赞歌。不时有楝果坠落地面,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偶尔也会砸在树下玩耍的我的身上,我会恶作剧地拍着巴掌大声吆喝着,将枝头的鸟儿惊得四散飞起,但不一会儿,它们又会纷纷落上枝头,开心地聚餐。也不时有鸟儿衔起楝果,飞到另一个枝头,藏进巢穴以储备过冬的粮食。

就这样,在四季的轮回里,楝花开了又谢了,楝果青了又黄了,楝树也变得更加高大了。在成长的岁月里,楝树给我最温情的陪伴,带给我童年无尽的欢乐,也带给我生命绵长而美好的记忆。

童年时光渐行渐远,曾经的纯真烂漫,曾经的花香和诗意也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我也渐渐长大,开始了外出求学、工作的生涯,后来在外结婚成家,最终我走出了老街。

再回故乡,再次踏进故乡的老街,再也找不到童年时代的影子。老街那曾经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路面早已变成了光洁坚硬的水泥路面,路两旁古朴的青砖瓦房也已被林立的高楼所取代。昔日繁华的合作社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残败的房屋布满岁月的沧桑,在高楼林立的老街中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昔日门前空地上那两棵高大的苦楝树早已找不到踪影,惟有灌木和杂草丛生,这让宁静的老街平添了几分苍凉,也让我的内心平添了几多感慨,所谓的世事如烟沧海桑田大抵就是这样吧!

其实,也无需感慨和喟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一切都在改变,落后的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先进的必然会迎头赶上。光阴就这样以不可逆转之势一去不复返,时代的车轮就这样滚滚向前碾压出一条光明大道。

随着祖国日益繁荣和富强,国民经济日益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蒸蒸日上,我的故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狭小的老街再也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渐渐退出了商业的舞台成了居民区。随之,在老街周边地带形成了新的商业街和经济开发区。这里除了有五花八门的商店,设施完善的休闲娱乐场所,更有为人民服务的相关职能部门。在这个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里,勤劳智慧的人们得到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生活过得是富足、舒适而惬意,曾经的苦难史也成了过眼云烟。

当然,世事可以成云烟,沧海可以变桑田,可心中那份美好,那份绵长的记忆终不会改变。我依然记得童年那老街的苦楝树,我依然记得那些人和事,依然怀念儿时那欢乐时光,依然惦记着那一树的芳华。

文/花茶

本文来自作者:小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yinn.net/2916.html

(2)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19-08-27 下午6:10
下一篇 2019-08-28 下午9:20

相关推荐

  • 别在朋友圈里指手画脚别人的人生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鼓起勇气进入星巴克,在那之前我对这个高档饮料的认知还存在于著名作家郭敬明老师的小说里。我像一个刚进城的土鳖,惊叹那儿的人居然是横着排队的,惊叹那里的人每个人都坐得笔直戴着耳机面无表情地盯着眼前的笔记本,惊叹服务员叫号时用好听的声音喊着“X先生您的饮料好了”,服务态度真对得起30块钱。 于是我举着这杯高档饮料拍了一张意境唯美的照片,还用…

    2019-11-06
  • 任正非的励志故事:一个馒头吃两天,做生意被坑200万

    01. 高中三年,任正非最大的理想是吃上一个白面馒头。一次,一个家境不错的同学给了他大半个馒头,任正非舍不得一次吃完,每次都咬上一口,再装进口袋,竟然吃了整整两天。 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孩子们来说,无法想象吃个馒头竟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但对于出生于1944年的任正非来说,解决温饱是一家人的头等大事,白面馒头只能是奢望。 任正非的父母都是老师。按理说,老师的待遇…

    2022-11-09
  • 高考成绩出来了,请抱抱那个沉默的孩子

    最近几天,各省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了。 寒窗苦读数十载,转眼间,千万学子也来到了各自人生的分岔口。 高考结束后,历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无论结果如何,请心平气和看待那串数字。 如果你的孩子考得还不错,请抱抱他,奖励他的勤奋、自律、不懈怠。 如果你的孩子考得不好,沉默了,你不要发脾气,也不用刻意安慰。 你只需要给他一个温暖的抱抱。 留给他们一些时间,去消化,去…

    2022-06-24
  • 中国式父亲:守着病妻,不离不弃,一个人扛下所有

    中国式父亲内敛、沉默,有多苦都不会与家人多言,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他们谋生的艰难、压力、心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都放在心里,很少告诉家人,这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所决定的。

    2021-03-06
  • 看懂了!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生所爱》背后的故事

    在电影《大话西游》中,令人叹惜的莫过于至尊宝和紫霞最终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加上片尾曲由卢冠廷演唱的《一生所爱》更是点睛之笔,音乐将人们的情绪渲染到极致。黄沙,卷走过往,苦海,泛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翻唱《一生所爱》的歌手有很多,却只有卢冠廷的版本才刻骨铭心。 1995年,配合电影《大话西游》中“五百年都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卢冠廷和唐书琛携手创作出“…

    2020-12-15 音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