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里,家长有不可撼动的位置

刚刷到一个医生复诊患抑郁症的孩子,小孩在看书,医生说“这孩子真用功。”表扬了她,然后她母亲紧接着说了句“用功,假用功。”言语里那股子说反话,鄙夷嘲讽的味道真的太熟悉了,医生急得跳脚:“又说了又说了……”无奈,真的就是无奈,无论怎么叮嘱,他们还是忍不住要去用这种讥讽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医生们辛辛苦苦修修补补把孩子的心理问题救回来了,家长一句话,前功尽弃。

你的孩子抑郁了,你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你的孩子抑郁了,你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就算是已经确诊抑郁症,医生都站在孩子床前了,这些家长还是热衷于在陌生人面前,无所不用其极地贬低打压孩子,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即使是那个孩子真的在看书,家长也能扭曲成她是在假看书假装用功,相信自己的孩子有那么难吗?承认孩子优秀有那么难吗?孩子犯了什么弥天大错要被这样看待?我真的鬼火冒,明明是自己生的,却好像是仇人在世一样,嘴里永远在用最恶毒刻薄的话摧毁她,然后又问,你为什么不听话?

家长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小孩会得抑郁症,也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想死,就是因为你啊,因为这愚蠢的“教育”,把他们的自信一点一点消耗掉,磨灭掉,每天每天被否定着,甚至连得抑郁症都会被说成是装病,就是不想上学不想做事,在这种环境下,确实死了比活着更舒坦,不是吗。

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里,永远有中式家长不可撼动的位置,所有人都知道,只有他们本人不知道。

作者:愁容骑士典当记

客栈笔记:全世界每年因为抑郁症死亡的人不在少数,尤其国内现在抑郁症越来越青少年化,很多十几岁的年轻人学生患上了抑郁症。具体表现呈父母和孩子很难站在同一地位上说话,加上很多父母认为抑郁症就是小题大做,都喜欢也都很习以为常的觉得,自己的孩子,自己教育有一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养他这么多年,他就得听我的,不听自己的话就是叛逆难管教!甚至出现了一个人如果不孝,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好人这种说法。很多父母只记得那是自己的孩子,却忘了,你的孩子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次才是你的孩子。他们同样需要尊重、理解和支持。抑郁症青少年化,为何如此?内忧外患!家庭原因是内部因素,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很多青少年不自信、自卑、唯唯诺诺、没有勇气,社交能力欠缺,在学校里被其他学生嘲讽看不起,这是外患!如果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不够强大,那抑郁症的后果可想而知,可更值得人警醒的是,这些青少年背负的,不仅是其带来的痛苦,还有父母的不理解。

家长是孩子平日里关系最密切的人,所有的家长都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即使物质不富裕,这没有关系,多给予精神上的满足。父母与孩子阶级的隔阂,很多父母不但不去试图消灭这种,反而在加重这种隔阂。殊不知,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或许孩子一时忍了,几年忍了,但是将来爆发出来的,将是更大的灾难。

相关阅读:

女人离婚后不要孩子是心狠吗?

父母抠门会导致孩子自卑吗?

链接:https://www.yyinn.net/417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0-09-07 下午7:14
下一篇 2020-09-15 上午10:45

相关推荐

  • 望梅止渴的故事和道理(望梅止渴的历史故事)

    《望梅止渴》的故事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本篇寓言故事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jué》,曹操操纵人们对梅子酸味的前提反射,成功地降服了干渴的坚苦。可见人们在碰到艰苦时,不要一味害怕不前,应当不时用对成功的巴望来鼓励本身,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往克服坚苦,达到成功的彼岸。 …

    2022-07-22
  • 有哪些工作表面看上去不体面却很挣钱?

    我以前是做装修行业的,俗称包工头,认识几个工人,赚的互联网大厂 P8P9 还多。 一对夫妻,专门驻扎新社区,不干有技术 “好赚” 的活,只干最辛苦的活。 1. 新房毛坯验收后都要重新设计,改设计就要拆墙,拆完要清运垃圾,全包 800 到 1500。 2. 要把开发商刮的白灰铲掉,150。 3. 装修过程每一个工种完毕后还要清运建筑垃圾,一次 100—200。…

    2023-01-03
  • 万字长文 | 余秋雨《抱愧山西》原文欣赏

    提起山西,大家首先想到的首先是煤,还有广袤的黄土高原,这是几百年来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刻板印象,这些确实是山西较为突出的特点,但真正的山西,你了解吗?余秋雨先生著作《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文章《抱愧山西》,在此分享给大家。

    2021-10-08
  • 图片故事:天寒地冻,爱却缓缓温暖着

    故事:2018年1月30日,一则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图中一个生病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输液,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怕药水太冷,对孩子身体不好,用嘴含着输液管捂热。纵然天寒地冻的季节里,爱就像暖流缓缓温暖着。老人就这样在孩子身后默默站了近两个小时,这画面瞬间刺激了无数网友的泪点。

    2018-02-02
  • 刘半农与她的故事(叫我如何不想 “她”)

    刘半农到常州焦溪教书是1917年春天,时年26岁。他天生对中国汉字有超常的敏感性,和农民一起生活,听农民讲那些风趣幽默的话,记录、整理、研究农民的口头语言,论文《应用文之教授》、《我之文学改良观》等,在《新青年》上发表,受到蔡元培、陈独秀的称赞。 他发现对男生和女生称呼都用“他”来指代,很难分别指代,容易混淆词义。英文中男女的“他”是由不同字母区别开的,但翻…

    2022-06-3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