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亲:守着病妻,不离不弃,一个人扛下所有

中国式父亲内敛、沉默,有多苦都不会与家人多言,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他们谋生的艰难、压力、心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都放在心里,很少告诉家人,这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所决定的。

大概五年前,偶然间,我看到一个微博用户。和别人不同,他从不转发,不发照片视频,也没有参与抽奖等,每一条都是纯文字,写得很长,标点符号用得很对,表现出一种上一代人在对待书面语时特有的郑重。

有你在,可抵风霜雨雪
《有你在,可抵风霜雨雪》

于是我点进去,果然这个没有什么粉丝的用户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算算年纪已知天命。每一天他都在微博流水账式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做了什么,见了谁,谁来做客,说了什么之类,事无巨细。通过这些文字,我发现他的老婆在多年前因病瘫痪,失去语言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需他照顾;母亲瘫痪,兄妹几个轮流照顾;父亲年迈,常露悲色,时不时地就得去看看;女儿在上学,平时忙碌,成绩不错,提起来他总是很骄傲。

震撼于陌生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我鬼使神差地关注了他,没有做任何打扰。五年来,每当我觉得非常痛苦,就会去看看这个博主的日记,同样不做任何打扰。结果常常使我对眼前的一切苦恼释然:因为无论多么苦的一生,人都还是在认真地坚持着,用力“熬”着。

他还在日复一日地记录着自己的平淡生活,很少显出悲苦和埋怨,相反,记录里总是记下别人的帮助:老同学拜访,提了一箱牛奶,这个牛奶很贵,反复推辞还是要送给他;小妹上门,把自己的旧衣服送给他们,担心他觉得旧,他说“这么好的衣服哪能不要”;还有兄弟姊妹、前同事、从前的朋友拜访,给了100元,200元,买点东西,妹夫快递寄来两瓶蜂蜜……连邮费都一一记下来。

五年的日记里平淡地记录了很多死亡。表弟等亲人谁谁去世了,怎么死的,和亲人谈论他,都说了些什么。没有太多的悲怆,也少有恐惧,带着一点惋惜,日子照常过着。年过半百,离别成了生活最普通的部分。

最多的还是照顾妻子的日常,行文间他把妻子称为“妻”,“妻”出现在每天的流水账中。病后的妻像只大猫,总是白天困倦,晚上兴奋,经常半夜将他吵醒;有一天夜里闹钟没响,忘记抱妻去上厕所,结果妻尿了一床,起来拖地半天,床也不能睡了,而妻坐在一边,精神兴奋,高谈阔论;从前的同事聚会,他不愿意去,酒已经戒了,还想多陪陪妻。每周陪瘫痪在床的娘说说话,为她擦擦嘴唇,就匆匆与小妹交接,因为病妻离不了人。

博主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女儿忙于读书,很少让她插手家里;几年来女儿毕业、结婚、生子,也只让她顾着小家。女儿升了学,期刊发了论文,在日记里,化作一句简单高兴的“我为她感到骄傲”。在家里,仍然只驻守他一个人,守着病妻。妻子常常夜里喋喋不休,他就在这种唠叨声中起床,记下日记。不过,妻子早就已经没有正常神智,这种喋喋不休的唠叨,其实都是不明含义的嘟囔。也就是说,多年以来,在家里没有任何人能与他交流。

抱怨吗?因为不明白妻的意思,偶尔会有一些,不过渐渐他已能很快地辨别出她什么时候需要睡觉、说话和排泄,因而变得更平和。有一次,博主回忆起妻子生病前,对他说过的最后一句有意义的话——具体是什么话我已经记不得,只记得这句毫不起眼的话让人哭成了傻逼。而篇记载着一点回忆和感慨的日记,马上就被新的繁琐的日记淹没了在时间的深海里。

从五年前个位数粉丝开始,到今天,这个普通微博用户的粉丝已超过一千,颇让人惊讶。不过每天的日记下面光秃秃的,并无转评赞,仍是他一人自言自语。会是僵尸粉吗?你知道,渣浪时常会给用户塞一些僵尸粉丝,五年来足够积累很多。

我一直这样认为,直到新年那天,博主祝大家新年快乐,下面竟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条回复:“叔叔,新年快乐!”“叔叔,过年好!新年祝您身体健康。”“叔叔,过年记得好好休息!”而博主每一条都认真回复了带着表情的中老年彩信模板:“谢谢你!也祝你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等年过完,新的日记,下面没了转评赞,他一人自说自话,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仿佛过年的热闹都是变出来的一般。

原来,这一千多个粉丝都是真人——各行各业,互不相识的年轻的人。他们同我一样偶然看见了这个用户,旁观了别人的人生,收获了生活的勇气,却从来不忍打扰,只在特定的时候出来相互祝福,“赛博新年串门子”。某种程度来讲,感谢微博。互联网为我们开了无数扇窗,天南海北的窗与窗相接了,每扇窗中能窥见一个人的半生。

文/晋江_白羽摘雕弓

客栈笔记:这篇文章读来很受感动,尤其是“新年那天,博主祝大家新年快乐,下面竟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条回复”这一段,一瞬间温暖像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最好的方式就是杯中窥人,不去打扰,关注就好,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意义,分享本质生活,而不是拿来吵架、撕逼以及觍着脸乞讨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父亲多年照顾病妻不离不弃爱的伟大, 比起感情外放的老外,我们中国人并不习惯将“我爱你”放在嘴边,亲人间相互的关怀与爱都是无声流露的。中国式父亲内敛、沉默,有多苦都不会与家人多言,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他们谋生的艰难、压力、心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都放在心里,很少告诉家人,这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本来就含蓄,做父亲的就含蓄了,他们爱家人、孩子的心,大多由行动来表示。因为寡言,拙于表达,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常常不是那么直白、顺畅。很多时候,只有等到很多很多年之后,很多做子女的才会真的懂他们的父亲,明白那些“良苦用心”。沉默的中国式父亲,子女要做的,更要去理解,花时间去“懂”他们!

链接:https://www.yyinn.net/4626.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1-03-06 下午5:28
下一篇 2021-03-13 下午7:22

相关推荐

  • 从毕业到现在,你过得怎样?

    生命里总是有很多遗憾想提说不出口,不提如鲠在喉。偶尔跟朋友聊天提及这些问题,忍不住写了下来。如果当年有人能对我指点一二,或者我看过相关的一些文章,就不会有这么多悔意。 三年前我本科毕业,我的朋友去读研究生,而这些日子,正是研究生毕业的季节,夜半无眠,我的朋友发微信问我:“你说,一个月挣两千块钱我能饿死吗?”我说:“不能,但是你迟早要换工作。” 我的朋友给我讲…

    2019-05-23
  • 人这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了一首歌……

    真懂一首苦歌,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用真懂,听懂就可以,可惜常事与愿违。

    2021-03-15
  • 疫情三年,生活好难,这日子该怎么过?

    最近常听到朋友感慨:疫情三年,生活好难,每天睁开眼都是各种开支,房贷、车贷、生活费…… 企业倒闭了很多,工作也不好找,没有收入,这日子该怎么过? 是啊,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抛开疫情的因素,我们同样会在生活中遭遇到猝不及防的各种难题: 可能是辛辛苦苦,奔波劳碌,仍为温饱发愁的穷困; 可能是小心翼翼,加班加点,仍…

    2022-12-05
  • 结婚十周年,我们走在路上一左一右

    每当有人问我,老公可以打多少分的时候,我都会说100分。

    2019-10-23
  • 「漂流本」第10站:我的独家记忆

      一今 (南通) 先回答渣人朋友的问题吧! Q1:这些年我一直过得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如果说最有意义的,那就是加入烟雨客栈,认识了好多小可爱,并且参加这个活动吧!Q2:或许太年轻,目前没有什么事能让我恍如昨日的。Q3:我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所以基本上每天都很开心。 2018年8月1日    建军节   有月亮  无风   热 7月28日就收到了漂流…

    2018-08-0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